骨转移癌常常发生爆发痛,而且难以控制。由于没有爆发痛动物模型,已成为癌痛研究和治疗的瓶颈。研究证实ET-1局部注射可诱发动物的疼痛防御行为。本课题拟在建立的小鼠骨转移癌痛模型基础上,探索ET-1诱导爆发痛的最佳注射部位和剂量以及疼痛行为学指标;建立与行为学相对应的爆发痛小鼠ACC脑区fMRI信号及坐骨神经传入纤维动作电位特征图谱,并应用ET-1拮抗剂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同时,运用基因芯片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建立爆发痛小鼠脊髓背角和前扣带回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谱,发现并鉴定其关键基因和标志蛋白质;采用定量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验证,从行为学、功能影像学、电生理及分子水平探讨ET-1诱导骨转移癌爆发痛的可行性,并最终建立诱导条件单一、稳定、重现性好的标准化骨转移癌小鼠爆发痛模型,为深入研究爆发痛机制和靶点干预提供实验动物平台。
癌症骨转移患者常经历癌性爆发痛,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然而由于缺少动物模型,爆发痛的机制研究及治疗发展缓慢。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ET-1与癌性爆发痛的发生存在相关性。通过对酸、碱、热刺激、ET-1的筛选,我们发现ET-1能使充分镇痛的癌痛小鼠产生爆发痛。并且ET-1A受体拮抗剂BQ-123能逆转ET-1诱发的爆发痛。我们严格地依据癌性爆发痛的定义,在股骨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 充分镇痛,肿瘤局部注射ET-1模拟局部高浓度ET-1诱导爆发痛,从而建立了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条件稳定的爆发痛模型。 同时从行为学(后足使用评分、自主滚轮测试)、神经电生理(与行为学对应的坐骨神经放电记录)两方面阐述该标准化癌性爆发痛模型特点,并初步探讨了爆发痛的机制。此癌性爆发痛模型与临床诱导型爆发痛高度相似,为深入研究癌性爆发痛机制和靶点干预提供了良好实验平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IRE1-RACK1 axis orchestrates ER stress preconditioning-elicited cytoprotection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liver
肝细胞癌骨转移:稳定的小鼠肿瘤模型系统的建立及分子机制研究
建立小鼠模型研究人纤维板层肝细胞癌(FLHCC)
植入前遗传诊断——卵裂球活检小鼠模型的建立与重要表型的评价
肝细胞癌骨转移的分子预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