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胰岛细胞损伤是"糖尿病的核心问题"。目前胰岛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阐明。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在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体内蓄积,并具有广泛的病理作用。课题组预实验显示AOPP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据此,本项目提出假设:体内蓄积的AOPP能够导致胰岛细胞损伤,参与糖尿病的形成。其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表面RAGE作用,激活NADPH氧化酶诱导氧化应激,激活RAS系统介导。为证实上述假说,本项目拟研究:1)AOPP诱导胰岛细胞损伤,观察细胞凋亡及胰岛素分泌障碍;2)AOPP作用胰岛细胞的机制和分子基础,研究AOPP与胰岛细胞作用的受体途径,对NADPH氧化酶活化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及对RAS系统激活的影响;3)阻断AOPP病理生物学效应对胰岛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期望通过本项目研究,进一步揭示糖尿病发病学的新机制,发现新的致病物质,为开拓糖尿病防治的新途径提供理论。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是一类具有促氧化和炎症作用的代谢性毒素,该物质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肥胖和高血压等人群体内蓄积,并已被证实对多种组织和细胞具有损伤作用。本项目通过细胞、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揭示AOPPs对胰岛β细胞凋亡、肾小球足细胞裂孔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评价其在慢性肾脏病预后评估和预示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主要取得下列研究进展:(1)通过对胰岛细胞、分离培养的大鼠胰岛以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AOPPs通过NADPH氧化酶途径激活组织RAS,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干预靶标;(2)AOPPs通过NADPH氧化酶途径下调肾小球足细胞裂孔膜主要相关蛋白nephrin和podocin表达,为阐明AOPPs在慢性肾脏病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证据;(3)通过临床队列研究,证实肾组织AOPPs沉积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相关,并预示肾脏纤维化进展,提示肾组织AOPPs表达水平可能是评估IgA肾病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4)通过横断面研究,证实血清AOPPs含量是早期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循环AOPPs水平可能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警指标;(5)通过药理分析,应用现代技术从传统中药西藏胡黄连中提取有效成分(EPS),证实EPS能够改善慢性肾脏病大鼠肾脏病变,为慢性肾脏病防治提供了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物质。该项目已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全国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篇(专题报告1篇,壁报展示2篇)。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项目负责人为第四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尚有3篇论文已完成撰写,拟投国际SCI收录期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基于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二甲双胍对大剂量地塞米松作用下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通过MLCK-MLC信号通路诱导肠粘膜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糖化终末产物诱导胰岛β细胞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