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的指示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103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马剑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小红,谭明亮,彭海梅,刘小宁,崔永琴
关键词:
荒漠化C3/C4稳定同位素绿洲化黑河流域
结项摘要

绿洲化、荒漠化是干旱区最突出的陆表过程,两者反向发展而又相互联系。绿洲化优化了局地生态环境,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但绿洲低水平、无序的开发使绿洲稳定性下降,同时引发包括荒漠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选择典型流域针对干旱区最为关键的主要陆表过程进行多尺度深入研究。本项目以干旱区黑河流域做为研究区域,采用稳定同位素(C、H、O)技术分析流域主要生境类型(绿洲带、荒漠带以及绿洲-荒漠过渡带)内C3/C4植物组成比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植物水分来源状况以及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结合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手段解释不同植物类型其同位素组成响应于环境因子的生理适应机制,确定不同植被类型(C3/C4)内植物和表土有机质碳同位素之间的转化幅度,揭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下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变化趋势。为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研究中利用植物同位素指示环境变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绿洲化、荒漠化是干旱区最突出的陆表过程,两者反向发展而又相互联系,探讨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的背景下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选取了西北干旱区最具代表性的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测定黑河流域三种典型生境类型(绿洲、绿洲-荒漠过渡带、荒漠)中优势种植物稳定碳、氢、氧同位素组成,结合土壤水分含量,分析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来源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 黑河流域三种典型生境类型(绿洲、绿洲-荒漠过渡带、荒漠)中,荒漠生境中植物倾向于利用深层土壤水(>160 cm);绿洲-荒漠过渡带中沙蒿和沙拐枣主要利用20-40 cm层位的土壤水,梭梭可能的利用层位是60-80 cm,花棒可能利用100 cm左右的水分,柽柳则利用120 cm以下的土壤水;绿洲植物吸水层位多集中在0-100 cm,其中假苇拂子茅可能水源是20 cm左右的土壤水,玉米则为20-40 cm,柽柳和杨树的吸水层位为60 cm左右,棉花则是利用80 cm左右的水分。2. 各生境植物水分来源的结果与其土壤含水量的结果一致,同一生境中吸水层位相似的植物间存在水分来源竞争。不同生境中植物水分来源的深浅存在递变,植物吸水层位从浅到深依次表现为:绿洲<过渡带<荒漠,不同生境同种植物也存在同样变化,说明植物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指示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3. 黑河流域三种典型生境类型(绿洲、绿洲-荒漠过渡带、荒漠)中优势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绿洲生境中灌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草本植物,这可能是全球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共性。三种生境间植物δ13C值表现为绿洲-荒漠过渡带中最高,其次是荒漠,最低为绿洲生境,这可能与各个生境中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及植物水分来源等有关,表明在干旱环境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朝着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方向发展的。因此可利用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指示植物生境的水分亏缺及干旱胁迫情况,进而可以为利用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指示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干旱区绿洲荒漠化防治生态政策实施与农村社区综合响应效果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

批准号:4127114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丁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干旱区典型绿洲系统动态演变过程与生态响应研究/以和田绿洲为例

批准号:4176101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绿洲农业系统对农业用水变化的响应与机理研究:以新疆渭干河流域为例

批准号:4097110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杨德刚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干旱区径流过程的数据挖掘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批准号:4110103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欧阳如琳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