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物种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差异形成机制及保护空间优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7153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徐卫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路,李若男,肖洋,程敏,孔令桥,史雪威,张晶晶
关键词:
大熊猫生物多样性生态规划生态系统服务自然保护区
结项摘要

In regional level, important areas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are normally not completely overlapped with each other. How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ose two major conservation objects, and improve the conservation efficiency by spatial optimization are important issue in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change trend of flagship species (giant panda) habitat and major ecosystem services (water supply, soil retention, and water purification) will be modeled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by using 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 and ecosystems model (InVEST). Then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da habitat and ecosystems services will also b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effect of reserves established for giant panda on ecosystems service will be evaluated, and major reasons will be analyzed. Finally, the method for optimizing nature reserves for conserving both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s will be proposed, by comparing different scenarios. By carrying out this study, the effect and shortage of flagship species conservation on ecosystems will be identified. An approach for improving overall efficiency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will also be proposed.

区域尺度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如何优化保护空间以实现这两大保护目标的效果最大化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以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的秦岭山系为对象,采用栖息地适宜性模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和空间优化模型,结合野外调查和GIS/RS技术,研究旗舰物种大熊猫栖息地、以及重要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与水质净化)的空间特征及时间动态;在此基础上揭示大熊猫保护空间与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空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形成机制;明确大熊猫保护区对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贡献及二者的保护空缺,进而探讨兼顾大熊猫和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保护区网络优化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导致旗舰物种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差异的自然与人类活动因子,辨识旗舰物种保护对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效果与不足,提出优化二者保护空间的有效途径,为提高生态保护效率提供方法。

项目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保护的两大主要目标,在保护区体系规划中兼顾两个保护目标有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以旗舰物种为对象建立保护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但旗舰物种保护重要区域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域的空间关系如何、以旗舰物种为对象建立的保护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果如何却很少有综合的评价。本研究以大熊猫分布区为研究范围,通过栖息地机理模型、InVEST模型、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熊猫栖息地、调节服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保护地空间优化方法。结果表明2013年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比1988年大熊猫被列入濒危物种时的栖息地面积更少且更破碎,但2000年以来大熊猫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以及大熊猫分布区的主要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均有所增加;大熊猫种群与调节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不匹配性,大熊猫分布的区域通常具有重要的调节服务,但由于栖息地的连通性等问题,具有重要调节服务的区域不一定有大熊猫分布;现有自然保护地网络对大熊猫及栖息地的保护效果较好,而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弱;在系统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兼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地空间布局优化可以提升大熊猫栖息地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率,提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方案。课题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篇,培养研究生3名,相关研究成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徐卫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07197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0128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0816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30014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23006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070115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0199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198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163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3008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01.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旗舰种保护区对其它濒危物种的保护效果及优化方法研究

批准号:4090128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徐卫华
学科分类:D01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价模型与空间特征研究

批准号:70203012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肖寒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小尺度空间下巨蚓科蚯蚓近缘物种的遗传分化与物种形成机制

批准号:4170127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蒋际宝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土地垂直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与权衡机制

批准号:4157109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戴尔阜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