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种保护区能否有效保护以及如何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其它濒危物种,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研究拟以秦岭山系旗舰种(大熊猫)与其它濒危物种(如羚牛、金丝猴等)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生境评价、模型模拟等手段,研究大熊猫与其它濒危物种生物学特性与生境格局的异同;评价以旗舰种为主要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对其它濒危物种的保护效果;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保护途径情景下(物种热点地区途径、具体物种不可替代性途径)以多物种保护为目标所建立的保护区对各物种的保护效果;构建优化旗舰种保护区保护效果的方法。本研究的开展,一方面,为评价旗舰种途径是否有效保护其它濒危物种提供方法;另一方面,为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旗舰种外的多个物种、提高保护效果提供新的途径。
本研究以秦岭山系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野外调查与模型模拟为主要途径,探讨了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对其它同域分布的13种濒危物种的保护效果,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选址与功能区优化的途径。研究表明,(1)生境评价模型Maxent比ENFA具有更高的评估精度,适于秦岭山系物种生境评价;(2)秦岭山系大熊猫生境面积为6647.1km2,生境分布与豹猫等10种评估物种的生境重叠度高,但与黑熊等3种评估物种重叠度低;(3)目前秦岭山系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建立的16个自然保护区对10种动物生境的保护效果较好,但对其它3种动物生境的保护较差。(4)情景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物种互补性的保护区规划途径,比旗舰种途径更能提高自然保护区的整体效果,可作为将来新建自然保护区选址的依据。(5)秦岭山系目前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被隔离为20块,基于连通性分析的自然保护区群功能区优化途径,能将核心区连成4块,提高已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本研究提出的自然保护区优化途径对于秦岭及全国其它地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猕猴桃濒危物种- - 金花猕猴桃的濒危机制及保护策略
濒危物种金铁锁保护生物学研究
濒危物种进化潜在能力分析与保护对策
北京主要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濒危程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