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幅度和全球国际收支调节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东亚国家间的竞争性均衡,取决于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带动东亚货币的集体升值。为验证人民币的区域货币锚效应,基于竞争性均衡假设,本研究根据寡头垄断模型,论证古诺-纳什和斯坦克尔伯格非合作博弈的效应;以一般购买力平价、相对劳动成本平价验证东亚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低估趋同度和差异度;以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为东亚货币的篮子货币,以2005.07.21以来的高频数据验证人民币被东亚货币钉住状况;考虑到大国竞争的特殊性,以印度、巴西和墨西哥为比较对象,通过一般购买力平价、相对劳动成本平价,验证其与中国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的差异;最后,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东亚和印度、巴西等国家实际汇率、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对相对出口份额的影响,确定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空间,并提出增强锚效应的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二元悖论是否是真实的货币政策约束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弊分析-均衡汇率方法研究
中国-中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研究
后危机时期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与压力测试研究:基于行业和异质企业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