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扰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共存物种食物资源分配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60200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袁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满都呼,柴享贤,杨素文,王鑫,李燕妮,叶丽娜
关键词:
天然草地鼠害共存食性稳定同位素
结项摘要

Rodent communiti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desert ecosystems in China. Most coexistence theories of desert rodent species, basing on food resource partitioning, were draw from empirical researches in other continents. Alxa desert is a typical desert ecosystem in China. Compared with desert ecosystems in other continents,the rodents in Alxa desert are different in trophic structures and relationships of nutrition with functional units, and suffering more disturbances from human activities. However, the food resource partitioning mechanisms 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of coexistence species in desert rodent communities are not clear. Foraging behavior, feeding habit and food availability of rodent coexistence species living in habitat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human disturbances in Alxa desert will be studied using stable isotope technology and infra-red camera traps for 3 years, with the purposes of understanding feeding habit of desert rodents, uncovering the food resource partitioning mechanisms of coexistence species, and testing coexistence mechanisms of species, on the basis of food resources partitioning, in desert rodent communities under human disturbances.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changing indiscriminate prevention into ecological prevention and accurate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grassland rodent pest control.

啮齿动物群落在我国荒漠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荒漠啮齿动物基于食物资源分配的物种共存理论多来自于其他大陆的验证性研究。阿拉善荒漠是中国典型荒漠生态系统,同其他大陆的荒漠生态系统相比,在啮齿动物的营养结构、营养与功能组关系及人为干扰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有关我国荒漠啮齿动物群落中共存物种对食物资源的分配机制及利用模式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红外相机技术等方法对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共存物种在不同人为干扰生境中的取食行为、食性及食物资源可用性进行连续3年的研究,旨在明确荒漠啮齿动物的食性,揭示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共存物种在人为干扰下对食物资源的分配机制,并检验基于食物资源分配的啮齿动物共存机制,为草原鼠害防治从无差别防治向生态防治和精准防治转变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啮齿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者,并且在荒漠生态学理论发展及动物对干旱环境适应方面的理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草原鼠害现已成为威胁草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3年的野外观测及辅助的室内试验,使用标志重捕法、红外相机观测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手段,从啮齿动物的取食偏好,取食行为,活动规律等方面研究了荒漠啮齿动物优势鼠种的食物资源分配和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同种啮齿动物食谱在存在季节变化。不同啮齿动物食谱重叠程度存在季节变化。不同的啮齿动物在食物选择上采取了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采用缩小食谱范围,采食高营养的食物的策略。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采取了拓宽食谱范围,降低食物营养要求的策略。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的食物和营养生态位的营养级均介于二者之间。在不同季节,三趾跳鼠、子午沙鼠和五趾跳鼠的活动高峰期不一样。三种啮齿动物不同的活动时间,占据了不同的时间生态位,从而在共存生境中在食物资源利用时避免了竞争。总的来看,荒漠区同域共存的啮齿动物采取了营养生态位分化为主,时间生态位分化为辅的共存策略。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荒漠啮齿动物的食物资源分配和利用模式,对于揭示我国典型荒漠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多物种的共存机制具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食性的明确对于荒漠鼠害防治从传统的无差别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3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袁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90405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90508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213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0512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0609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0510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7215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90805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003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为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与动态研究

批准号:30160019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武晓东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不同干扰条件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过程的敏感性反应研究

批准号:3056002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武晓东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准噶尔盆地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共存机制及其种多样性研究

批准号:39670124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胡德夫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不同干扰条件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过程敏感性反应机制及其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批准号:3076004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武晓东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