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建立的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加热和施氮控制性实验样地,系统研究增温和施氮与相应的不处理的对照区土壤温度、水分和养分变化对生态系统气体交换和土壤呼吸的作用。在长期植物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测定,生态系统气体交换、土壤呼吸和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土壤养分动态连续测定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随温度增加和施氮的变化过程和机制,阐明土壤增温和施氮后影响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关键因素。项目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从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和气体交换和土壤呼吸的角度探讨植物群落生产力变化机制,有助于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过程和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影响;(2)长期的控制性实验研究对于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能够取得原创性的成果,对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做出科学的解释,回答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科学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长期增温与施氮条件下内蒙古荒漠草原短花针茅花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增温条件下荒漠草原短花针茅花期物候变化及其分子机响应机制
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沙尘释放和土壤养分损失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