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肿瘤都是非整倍体,但至于非整倍体细胞如何产生则不太清楚。我们发现非整倍体HeLa细胞可通过双核细胞进行多极分裂而产生新的非整倍体细胞,且该途径受p53调控(Shi and King, 2005 Nature)。本项目将利用活细胞实时摄影、FISH等技术,以小鼠卵巢癌细胞模型为材料,进一步探讨肿瘤发生早期,由正常二倍体细胞自发形成非整倍体细胞的途径,即是通过单核细胞双极分裂、单核细胞多极分裂,还是通过我们在HeLa细胞中发现的途径等;并通过对多代细胞中非整倍体细胞发生的比较,确定其发生模型-―是"爆发式"还是"渐进式"。然后根据非整倍体细胞的发生途径和模式,分离出能形成非整倍体的二倍体细胞,检测其中心体、p53、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和纺锤体检测点蛋白等是否正常,并用RNA干扰或基因过表达技术对发现的异常进行功能验证。以期找到卵巢癌发生早期的细胞或分子标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8-氯-腺苷引起非整倍体发生的分子机制
非整倍体在肿瘤细胞抗逆性和侵袭转移能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叶酸缺乏与人类非整倍体发生和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研究
RTEL1基因在人胚胎非整倍体发生过程的作用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