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纳米尺度,漏电和操作电压高、操作电流大引起的功耗问题成为限制CTM(charge trapping memory)闪存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本项目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进行适于纳米尺度的低功耗CTM多栅新结构器件研究,通过在纳米尺度的多栅非平面新器件结构的研发,增强CTM器件的栅控能力,减小沟道掺杂、漏电以及操作电压,从而实现CTM的低功耗应用,并研究新结构的工艺集成技术。同时进行适于新型结构CTM单元的新工作机制研究,探索利用二级热载流子效应、局部增强FN隧穿效应、带带隧穿效应等在新型结构CTM编程/擦除中的应用,形成低电压低功耗的CTM操作方式。通过理论研究,工艺和器件的模拟和实验研究、实际测试等研究方法将器件新工作机制、新结构与工艺集成相结合,实现适应于纳米尺度低功耗CTM器件的突破。
本项目针对纳米尺度低功耗CTM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新机理和新结构多栅闪存技术,包括新型隧穿闪存(TFET-Flash)和新型三维围栅CTM器件结构, 并研究了其集成工艺和低电压低功耗新工作机制,获得兼具有缩比能力强、工艺简单、满足低功耗需求的新型纳米尺度CTM器件。获得的成果如下:.一、基于隧穿编程新机制的TFT-Flash研究. 针对闪存功耗瓶颈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种面向超低功耗嵌入式应用的新工作机制隧穿闪存(TFET-Flash)器件结构,其特点在于非对称的源漏区掺杂类型、轻掺杂沟道,采用栅控的源端带带隧穿沟道电流进行编程,因此具有高编程效率、抗干扰和穿通能力强等优点。二维数值模拟表明其编程沟道电场得到优化。另外,由于TFET闪存采用不同类型的源漏掺杂,源漏穿通效应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具有比较好的尺寸缩小能力。研究了该新型闪存的集成工艺,并进行了制备,测试结果表明,TFET-Flash相对于传统闪存器件,其编程效率可以提高100倍左右。有关该技术的专利同时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表明该新结构器件具有良好的纳米尺度超低功耗应用的潜力。.二、新型三维围栅CTM器件及阵列研究. 针对目前三维闪存技术存在的工艺方案复杂度高,三维堆叠的薄膜晶体管闪存的开关特性较差,载流子迁移率低,可靠性低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围栅结构的三维TFT(3D-GAA-TFT)陷阱闪存及其阵列架构,并针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器件设计和工艺开发。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一种三维围栅结构的CTM闪存及其NAND型阵列架构,具有工艺相对简单,具有围栅结构、性能较好等优点。完成了原型的制备(器件宽度50nm),测试验证了单元的存储性能(读取电流大于1 μA,存储窗口大于4V,室温下数据保持能力大于10年);并验证了其多值存储的功能。通过优化工艺和结构,该三维围栅闪存结构的迁移率比平面结构闪存器件可以提高20~30倍,有效解决了三维闪存结构的驱动能力弱的问题,并且实现了多值存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该新型CTM技术在高密度存储的应用潜力。.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 9 篇,申请中国专利8项(其中获得美中国专利授权 4项),申请美国专利 3项(其中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2 项),部分专利被转让给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使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亚50纳米金属栅体硅多栅CMOS器件及关键技术研究
高压、超低功耗的易集成SOI功率器件机理与新结构研究
跨尺度纳米结构功能光学器件的制造与应用研究
快闪存储器新单元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