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重要趋势。如何通过低碳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本研究在对中国低碳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低碳转型面临的主要障碍的实证研究为重点,明确现阶段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在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的角色,估计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变对低碳发展的作用,探讨公众观念和国际压力对低碳转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力图把握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完善和丰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本项目的特色在于,综合考虑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出口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能源生产、工业用能、建筑用能和交通用能等领域特点,提出"十二五"时期和到202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让各级政府在推动低碳转型过程中有明确的工作重心和具体"抓手"。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重要趋势。如何通过低碳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利用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统计数据,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在概括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考察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动力,提出促进低碳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向;二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低碳发展的经济结构优化的重点领域;三是针对中国现行消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该从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引导低碳消费行为等方面入手调整消费模式,更大程度地发挥“需求侧管理”手段在降低碳排放中的作用。四是根据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应该采取“加快能源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改革能源价格机制、完善税收制度”等减碳措施。. 作为应急性政策研究项目,本项目立足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实际科学问题,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本项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向国办报送政策咨询报告5份,其中2份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2篇,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参加2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所发表的内部研究报告和论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我国制定合理的低碳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丰富了低碳经济的研究内容。在2011年5月13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召开的项目结题验收会上,经过评审专家的认真评审,本项目通过验收,获得A-评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低碳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机理、互动机制和政策体系
呼伦贝尔温带草原碳汇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
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