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温带草原碳汇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6108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红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斯琴巴特尔,包刚,苏日古嘎,金凤,朱清芳,王丽娟
关键词:
生态保护呼伦贝尔温带草原低碳经济固碳减排
结项摘要

呼伦贝尔草原是欧亚草原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素有"牧草王国"之称。但是由于多年干旱,病虫害、鼠害等自然灾害,放牧、无序开垦、沙化等人为因素,加剧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的恶化。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野外调查掌握呼伦贝尔温带草原资源种类、生物量或现存量和盖度等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利用草原碳贮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碳贮量估测模型。同时利用3S技术获取呼伦贝尔温带草原遥感信息源,利用光谱指数法反演草地生物量,测试模型灵敏性。估算整个呼伦贝尔温带草原年固碳量、年制氧量、年固碳价值、年制氧价值,估算其固碳减排能力。结合实地调查、咨询专家、数据搜集整理等估算呼伦贝尔温带草原固碳减排潜力。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究呼伦贝尔温带草原发展碳汇贸易、实施低碳经济,为呼伦贝尔温带草原碳汇和发展低碳经济奠定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群落野外调查计算出植被和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以MODIS EVI数据为遥感数据源,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3年的地上生物量及地上碳储量,分别估算了研究区地下和植被总碳储量.研究区不同群落类型植被活体层、凋落物、地下根系生物量和碳密度分别为91.12~286.82 g/m2、24.40~124.76 g/m2、282.60~1338.75g/m2和45.56~143.41g/m2、12.20~62.38g/m2、141.30~669.38 g/m2;总生物量409.40~1626.32g/m2、土壤有机碳密度6778~15550g/m2.地下根系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主要在表层聚集.不同群落类型总碳密度在7119.78~16200.34g/m2之间,在各组分分配中,土壤有机碳密度所占比例最大占94.64~98.21%.总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呼伦贝尔草原总碳储量为973.1±1.43TgC,地下碳储量远远高于地上部分;RBF神经网络模型估算草地生物量的效果要好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及相应碳储量空间分布呈自东北至西南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地上生物量及相应碳储量时间变化格局呈逐渐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142.857g/m2增加到2013年的161.436 g/m2 ,增加速率为1.034/a.研究区总地上生物量及总地上碳储量分别为8.26 Tg、4.14 Tg•C,总地下生物量及总地下碳储量分别为36.1 Tg、18.06Tg•C ,总生物量及总碳储量分别为44.4 Tg、22.2Tg•C.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等5种不同草地类型中,典型草原具有最高碳储量,总计13.38 Tg•C;草原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准确评估草原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格局及环境驱动因子是至关重要的.草地地下生物量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来源,正如研究结果,植被63.03~83.66%碳储存在地下植物根系,典型草原具有最高碳储量.准确估算草地生物量大小,揭示其地上与地下的分配关系对于评估CO2源汇功能、估算固碳减排能力,合理利用和发展低碳经济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提高牧民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状况能够加强牧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牧区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红雨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温带荒漠草原碳排放与碳固存及其与草地退化恢复的耦合分析

批准号:40501072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齐玉春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改变碳输入对温带草原土壤碳库和循环的影响

批准号:3087044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万师强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碳氮循环机理与储藏功能研究

批准号:4134001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龚吉蕊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基于建筑碳汇容量的城市低碳空间布局优化

批准号:5157834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石铁矛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