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选择大型海藻龙须菜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以广东南澳海水养殖区作为野外研究水域,通过在海区进行龙须菜生态栽培和室内外系列受控实验,揭示龙须菜在高浓度氮、磷污染环境条件下藻体组织细胞结构、生理生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及响应规律,探讨龙须菜对近海氮磷污染环境的修复机理。综合分析已有历史数据和本项目所获数据,建立海藻和环境关系的数学模型,评估栽培龙须菜在渔业水域的生态贡献,为渔业水域的富营养化防治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国际上对降低海洋环境健康风险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是生物修复技术,大型海藻对氮、磷污染环境有较强的的生物修复能力,是国际上推崇的绿色修复技术。本研究的开展,将对防治近海富营养化和赤潮、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大型海藻对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适应性响应与反馈控制
江蓠属经济海藻龙须菜发育机理研究
海藻碎屑补贴对典型岛礁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低盐条件下富营养化对大型海藻营养吸收及光合作用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