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演变对环境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307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3.00
负责人:杨宇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暨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庆,乔永民,廖小建,甘儒荣,刘擎,胡晓娟,尤为,毛洁
关键词:
养殖海域浮游动物生物地球化学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选择华南典型海水养殖区作为野外调查海区,结合室内外受控实验,深入探讨养殖水体和沉积环境N、P、溶解有机物、微生物、浮游动物休眠卵动态变化与水体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鱼、贝、大型海藻养殖区浮游动物休眠卵的沉降通量和沉积物中休眠卵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阐释养殖过程、休眠种群形成和发育与水层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揭示养殖区水层浮游动物群落演替对环境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响应的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拓展我国浮游动物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内容,创新我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浮游动物休眠种群形成与发育理论。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通过选择汕头南澳、珠海桂山岛等华南典型海水养殖区作为野外调查海区,结合室内外受控实验, 探讨了养殖水体和沉积环境 N、P、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浮游动物休眠卵动态变化与水体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对鱼、贝、大型海藻龙须菜养殖区浮游动物休眠卵的沉降通量和沉积物中休眠卵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 阐释养殖过程、休眠种群形成和发育与水层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揭示养殖区水层浮游动物群落演替对环境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响应的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拓展了我国浮游动物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创新我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浮游动物休眠种群形成与发育理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养殖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演变对沉积环境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响应

批准号:4104003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宇峰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南大洋典型海域生物泵/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对海冰的区域响应

批准号:4157618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海生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南海养殖海域特征性污损动物群落形成及变化规律研究

批准号:3136010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唐敏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北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130611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林和山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