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基葡萄糖应答的Crz1调控新型隐球菌毒力和形态转化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77216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徐新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许起荣,赖松青,刘志波,吴霞,谢丰文,胡绍武
关键词:
毒力因子致病机制形态转换遗传调控新型隐球菌
结项摘要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 human fungal pathogen, can undergo bidirectional switch between the yeast and the hypha form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factors such as pheromone and dehydration. Morphotype is linked to virulence in Cryptococcus, with the filamentous form being avirulent like in many other environmental dimorphic fungal pathogens. Recently, we found that glucosamine (GlcN) could stimulate Cryptococcus to undergo yeast-to-hyphal morphotype switch. Excitingly, glucosamine enabled self-filamentation in serotype A isolates, including one of the most virulent clinical isolate and the most widely used reference strain H99. And this switch stimulated by GlcN is dependent on a transcriptional factor Crz1. However, it is not clear how Crz1 regulates the respons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to glucosamine. Also,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Crz1 is a virulent factor, which is involved into Cryptococcal virulence. In this proposal, we will figure out the pathway of response to glucosamine by investigating Crz1-regulated downstream targets. We will test the Cryptococcal virulence with or without Crz1 when treated with glucosamine and confirm whether the Crz1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virulence.

新型隐球菌能在外界信号刺激下进行酵母菌丝之间转换,进而调控毒力大小。我们最近发现的氨基葡萄糖可以作为一个新的信号分子促进新型隐球菌从酵母向菌丝转换,这个过程必须依赖于调控蛋白Crz1。根据前人结果和我们已有数据,我们假设氨基葡萄糖能够影响新型隐球菌的毒力,并且Crz1在毒力调控方面起到核心作用。本项目拟通过动物感染实验证实氨基葡萄糖能够降低新型隐球菌的毒力,并且论证调控蛋白Crz1将会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将从分子机制阐述Crz1是如何调控新型隐球菌在氨基葡萄糖信号刺激下的毒力变化和形态转换,通过RNA-seq和Chip-seq来寻找被Crz1调控的下游靶标基因,着手研究新型隐球菌对于氨基葡萄糖应答的通路;最后,本项目从生物化学和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的层面上解释Crz1调控靶标基因的分子机制。通过本研究有助于从新的方向来寻找新型隐球菌感染的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

项目摘要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机会性致病真菌,能在外界信号刺激下进行酵母菌丝之间转换,进而调控毒力大小。我们最近发现的氨基葡萄糖可以作为一个新的信号分子促进新型隐球菌从酵母向菌丝转换,这个过程必须依赖于调控蛋白Crz1。根据前期研究基础,我们在本项目中验证氨基葡萄糖能够影响新型隐球菌的毒力,探索氨基葡萄糖是如何影响新型隐球菌的分化发育和毒力的分子机制,寻找完整的氨基葡萄糖应答机制和通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证实氨基葡萄糖可能能作为治疗隐球菌感染降低隐球菌毒力的药物,下一步将会验证对于高耐药的隐球菌(对现有抗隐球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是否可以通过氨基葡萄糖抑制和降低隐球菌毒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鉴定REI1基因功能,证实REI1对隐球菌的生长、应激、形态转换及有性生殖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寻找氨基葡萄激发隐球菌进行菌丝生长的分子机制,发现氨基葡萄糖可以通过诱发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激活隐球菌形态分化转变。通过本项目实施,确定了氨基葡萄糖可以诱导隐球菌形态分化从而进行毒力调控的机制,为下一步探索氨基葡萄糖以及其他类似的小分子作为预防和治疗新型隐球菌感染的可能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徐新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U193210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U153210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147512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312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6003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07902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0511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隐球菌毒力基因进化分析及新型抗隐球菌药物的前期开发

批准号:3106000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康颖倩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新生隐球菌同性、异性交配子代毒力差异和机制

批准号:3087010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姚志荣
学科分类:C01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去泛素化酶Ubp5通过网格蛋白调控新生隐球菌生长与毒力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40165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方伟
学科分类:H22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IL-9在抗新生隐球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172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海波
学科分类:H22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