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碳库是地上生物量碳的数倍,其微小变化能够改变森林碳收支的方向,但对土壤碳库动态的了解远不如地上部分。落叶松(larix gmelinii)是我国东北速生丰产林主要树种之一,其成林过程土壤碳库时间动态及其准确估计是评价土壤碳汇功能的关键。本项目拟通过固定样地和大量(>200个)年代序列样地土壤(O、A、B和C层)、生物量野外调查,室内土壤有机质馏分测定不同组分和常规土壤理化学指标的基础上,聚类分析法土壤类型分组,建立、参数化并验证年龄-土壤碳库关系的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并以不同土壤有机质馏分结果的时间动态过程探讨成林过程中土壤碳库变化机制。同时,建立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异速生长方程并计算林分净生产力NPP,壕沟隔断法测定土壤异养呼吸Rh,计算林分碳汇NEP=NPP-Rh后,评价土壤碳汇的贡献。最终解答东北地区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碳汇计测过程中是否需要监测土壤有机质变化、及如何监测的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水泥碳汇及其对全球碳失汇的贡献研究
长白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增产机理的研究
放牧对草地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碳输入对土壤碳库的贡献分析
全球造林/再造林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对人工林碳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