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our daily life, choices which are normally made between option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 especially now and future, are called intertemporal choices. This aspect of decision making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becomes the hottest area in decision making. There are grea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tertemporal choice, and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gen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current proposal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and neural bases of intertemporal choice, and try to construct a gene-brain-behavior model based on genotype and modulated by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ombining genetic and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this proposal will not only tell us the underlying genetic and neural bases, but also help us to give specific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for individuals with deficits in intertemporal choice (e.g., drug addicts), and finally to provide potential intervention for adolescents who are at high risk for addiction.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从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尤其是在现在与未来的选项中进行选择,这一类决策被称为跨期决策。作为决策能力的一个重要成分,跨期决策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决策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跨期决策具有巨大的个体差异,而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将以基因-脑-行为的研究思路来考察跨期决策的基因和神经基础,并尝试建立一个以基因为基础,以脑结构和功能为中介的跨期决策个体差异模型。结合神经影像和基因分析的方法对跨期决策个体差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背后的基因和神经基础,还有助于对那些具有跨期决策障碍的群体(如成瘾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和治疗,更有助于我们对成瘾高危群体——青少年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
本研究计划以基因-脑-行为的研究思路来考察跨期决策的基因和神经基础,尝试建立一个以基因为基础,以脑结构和功能为中介的跨期决策个体差异模型。本项目大致有如下任务:1)建立一个大约500人的样本库,包括基因、脑结构像、脑功能像、DTI数据;2)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结果发表,大致发表3-4篇;3)参加国内会议交流1次,参加国际会议交流1次。目前经过3年的研究和积累,结合其他项目资源,与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薛贵教授,西南大学邱江教授、陈红教授等合作,目前共采集到中国大学生被试数据超过2000余人,均包括行为测查、基因、脑结构、脑静息态功能像和DTI数据。其中有60名被试是根据5-HTTLPR基因型筛选出来参加了跨期决策功能像测查。由于数据量大,产出时间稍微滞后,但是仍然产出了7篇SCI/SSCI收录论文,1篇SCI收录会议摘要,3篇国内领域杂志论文,还有数篇论文处于投稿阶段。受邀参加了2015人类脑成像组织大会(美国夏威夷),2015年全球健康会议(中国杭州),第31届世界心理学大会(日本横滨),2017国际信息系统大会(韩国首尔),并做口头发言或者展贴报告。国内方面参加了第18届全国心理学大会(天津),第20届全国心理学大会(重庆),第13届全国生理心理学大会(重庆),第二届中德成瘾论坛(北京),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学术年会(成都),并受邀在这些大会上进行报告或者展贴交流学术成果。研究主要结果包括发现5-HTTLPR基因影响跨期决策行为和背后的大脑结构和功能,附带还发现网络社交媒体成瘾会影响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用直流电刺激背外侧前额叶能提高跨期决策能力等结果,这些结果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
风险和跨期决策的行为和神经基础同源性研究
诚信缺失行为个体差异的基因关联与神经机制研究
含跨期替代效应决策模型的公理化基础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