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Pt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业应用的技术瓶颈。本研究拟通过对无机酸-表面活性剂-无机氧化物多相自组装体系基本规律的探索实现对目标产物物质结构和功能形态的控制,制备出具有连续质子传导通道、质子传导基团充分固定的无机电解质材料,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摆脱聚合物电解质只能低温工作的限制,大幅度提高电池工作温度到300℃以上。以此为基础,探索非Pt催化剂催化行为的温度敏感机制,构建催化剂结构与催化行为的构效关系,实现非Pt催化剂对氢氧化(HOR)和氧还原(ORR)速度的大幅提高以及环境适应性的大幅增强,为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燃料电池用新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用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
辐射接枝法制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新途径
DMFC用交联型有机-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分子设计与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