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源抑制性细胞在SFT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70327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卢庆彬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许文,刘佳,刘雅琼,邓娟,闫赖赖,曹冰,马佳卉,杨思宇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致病机制髓源抑制性细胞细胞因子
结项摘要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is an acute disease caused by SFTS virus. There is limited understanding on the pathogenesis of SFTS without clinically effective treatments and vaccines. Preliminary study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arginine in peripheral blood of SFTS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 low, suggesting the pathogenesis was related to 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 We performed the study to substantiate the assumption that MDSC plays a role in the SFTS pathogenesis with the extensive inhibition of T cells in vivo and ex vivo by the methods of immunology, epidemiology,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and so on. The content included: (1) describing the expression profile of MDSC on the pathogenesis of SFTS expression spectrum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 (2)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MDSC on T cells and macrophages. We hope to demonstrate the change profile and mechanisms of MDSC on the pathogenesis of SFT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specific therapy and vaccine and then to treat and prevent this disease.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尚无特异性的有效治疗方案和疫苗,其发病机制不清。前期研究发现SFTS患者外周血中精氨酸水平明显降低,推测可能与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有关。本研究拟采用免疫学、流行病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等方法从体内和体外证实MDSC参与SFTS发病过程增强T细胞抑制功能的假设,包括①描绘MDSC在SFTS发病过程中的表达谱及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②探究MDSC对T细胞效应以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阐明MDSC在SFTS发病过程中作用机制,为SFTS制定特异性治疗方案提出新思路,从而治疗和预防控制该疾病。

项目摘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尚无特异性的有效治疗方案和疫苗,其发病机制不清。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发现gMDSC高于健康对照水平,而mMDSC的变化不明显。288例SFTS病例中,gMDSC比例从发病后开始上升,在发病后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降。在之后随访中,2月、3月和4月gMDSC比例均降至正常水平。在急性SFTSV感染中,gMDSC的增长时间是相对较短的,而且处于较早的时期,其与出血、神经系统症状、重症和死亡等临床结局的相关。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会导致gMDSC升高,会导致不良的临床结局可能性增加。由gMDSC扩增和激活引起的精氨酸酶的高表达及分泌造成的环境中精氨酸耗竭的重要因素,并可能参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ζ链表达下调以及血小板过度激活,这可能造成病毒复制和血小板减少的加剧。使用RCT进一步验证了精氨酸的治疗效果。精氨酸及其相关代谢物具有作为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和辅助治疗药物的潜力。gMDSC升高引起的精氨酸代谢异常是SFTS的重要致病特征,因此推荐精氨酸静滴加入SFTS标准治疗方案中并慎重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本研究通过阐明gMDSC在SFTS发病过程中作用机制,为SFTS制定特异性治疗方案提出新内容,有利于该疾病的治疗和防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卢庆彬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髓源性抑制细胞对肝星状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053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庞晓丽
学科分类:H03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对哮喘炎症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90002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明强
学科分类:H01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癌细胞源外泌体LncARSR调控髓源性抑制细胞在口腔鳞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8170270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卜琳琳
学科分类:H18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LAG-3在髓源性抑制细胞介导的口腔鳞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7266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孙志军
学科分类:H18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