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硬酸碱理论的多组分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60121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张莹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原工学院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电波,张启,周少杰,王雁琳,马哲,谢亮
关键词:
笼状化合物半夹心结构多组分主客体化学大环化合物
结项摘要

Increasing structural complexity of self-assembly systems will lead to advanced functional properties.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is a powerful tool to construct multi-component systems in a controllable manner. In this project, functionalized half-sandwich iridium/rhodium/ruthenium are chosen as building blocks, and 4,4'-bi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and a variety of its derivatives a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ligands to construct organometallic macrocycles and cag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on the principle of coordination and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mponents structur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host-guest chemistry properties, which woul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guide to synthesize the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of good prospects.

自组装系统复杂度的提升同时意味着功能性质的飞跃。通过“金属角”合成策略进行的配位驱动自组装,能够实现高结构复杂度的离散型金属-有机大环和配位分子笼的可控构筑。本课题以功能性的半夹心结构的铱、铑、钌为构筑单元,设计合成具有4,4'-联吡啶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多齿配体,基于配位化学与超分子化学原理,构筑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有机金属大环和笼状化合物,研究这些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在主客体化学方面的应用;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引入不同的金属中心,研究它们构筑的混金属大环和笼状化合物在电化学和催化方面的潜在应用。研究总结此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各组分结构、晶体结构和主客体性能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指导合成新型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晶态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自组装系统的复杂度对组装体的性能具有重大影响,构筑各类不同复杂度的组装体并探索其应用前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选用了具有功能性的半夹心结构的铱和铑为构筑单元,设计合成了吡嗪-2-羧酸、吡嗪-2-羟胺酸和4,4'-联吡啶-2-羟胺酸类的多齿配体,根据配位化学与超分子化学原理,构筑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多组分单一金属的有机金属大环和笼状化合物;基于软硬酸碱理论,利用配体中配位点软硬酸碱度的不同,引入了第二种过渡金属离子,分别以半封闭的钯、“裸”钯或者银盐作为金属源时,分别得到了一系列混金属的有机金属大环和笼状化合物。研究了部分大环和笼状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相互转化条件,同时对部分化合物的主客体化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未取得阶段性进展。但系列多组分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的成功制备为高复杂度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思路。为了拓展这类配位驱动自组装体的应用,我们以成本低、易于合成的配位聚合物为例,探索了它作为摩擦电极活性材料在摩擦纳米发电机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具有可持续的高输出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其中输出电流约为98.6μA,输出电压达1180V,5Hz的测试频率下循环50000周次输出依然保持稳定。基于此化合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点亮1488个LED灯,并可作为电源保护Q235碳钢免受腐蚀。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为高输出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设计和构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也进一步丰富了配位聚合物的应用领域,为正在开展的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的应用指明了新的方向。此外,探索了一系列具有二维或者三维结构的配位驱动自组装体在催化领域的应用。项目资助发表SCI论文6篇,待发表论文2篇。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张莹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90209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33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0310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0086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0043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0501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215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213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348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27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含Brönsted酸碱对的四氮唑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质子传导性能研究

批准号:2180107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荣
学科分类:B01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TTF骨架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批准号:2137213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肖勋文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氮杂多羧酸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2140100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云瑞瑞
学科分类:B01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多色多组分比率荧光传感分析

批准号:2166501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宋永海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