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特殊的壳幔过渡带(混合层)具有独特的深部动力学意义。本项目在已有研究工作积累的基础上,选择可可西里祖尔肯乌拉山大面积出露的壳幔过渡带局部熔融新生带碱性火山岩为主要解剖对象,在扎实的火山岩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综合厘定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火山岩岩石探针深部反演技术,重点借助电子探针、激光探针及ICP-MS等现代测试方法,对新生代火山岩斑晶矿物、捕虏晶、玻璃基质、基质中的微晶矿物等岩石组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进行微区精确定量分析,将岩浆作用与深部动力学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理论岩石学、岩石物理化学、矿物熔体平衡和熔体地球化学的高度,反演青藏高原北部壳幔过渡带物质组成、热状态、岩浆起源及局部熔融机理、壳/幔相互作用及物质交换过程的有关细节,从而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在新生代期间的形成过程和高原隆升机制提出重要的深部动力学约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青藏高原东北缘夏河-同仁地区新生代钠质碱性玄武岩成因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
福建沿海钙碱性岩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北大巴山紫阳-岚皋地区早古生代碱性岩浆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北羌塘新生代高钾钙碱岩系岩浆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