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锰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等优点。二价锰金属有机化合物因其半充满价电子构型的相对稳定性,难于发生类似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基元反应",限制了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因而,设计和发展其他氧化态的锰金属有机体系用于高效构建碳-碳键、碳-杂原子键的反应研究是锰金属有机化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题拟采用特定构型的大位阻、富电子氮杂环卡宾(NHC)稳定和保护活泼的非二价氧化态锰金属有机化合物,以发展新型的锰金属有机试剂和催化剂。通过设计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氮杂环卡宾配体,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氧化态的高活性有机锰/NHC化合物;系统开展有机锰/NHC化合物的反应性研究,探索其结构与反应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总结不同氧化态的锰金属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继而设计高活性有机锰/NHC的催化体系,发展其催化的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形成有特色的科研体系。
采用C-H键活化的策略已经成为构筑复杂功能有机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在改变着采用官能团转化的传统有机合成方式。当前,第四、五周期的过渡金属在C-H活化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这些金属来源稀少,价格昂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更加经济高效的C-H活化新催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周期前过渡金属锰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价格便宜,并且二价锰离子是生命过程中很多辅酶的重要因子。然而,目前锰促进的C-H活化反应多以当量反应为主,催化反应很少。本项目通过采用五羰基溴化锰和二环己基胺的催化剂组合,发展了锰/胺协同脱质子的C-H活化新模式;进而,通过锰配体间质子转移及分子内炔基辅助锰实现C-H活化等关键步骤,构建了完整的锰催化循环;并用计算化学的方法验证了此催化循环的合理性,从而自1989年发现该类当量反应以来首次实现了锰催化的芳烃C-H烯基化反应。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进一步首次实现了锰催化的芳烃与烯烃的C-H烷基化反应,初步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锰催化C-H活化新体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还原态联吡啶有机铈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反应性研究
高价态过渡金属卡拜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能
低价态(一价)稀土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能的研究
锰的不同价态氧化物纳米多孔网络结构模板法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