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大别山区分布的完全甜柿(PCNA)新类型可能具重要利用价值,但其自然脱涩特点及其性状遗传规律尚不完全清楚。本项目以'鄂柿1号'等系列新种质为试材,通过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细胞大小、可溶性单宁含量检测,以及单宁成分鉴定和其对乙醇处理的脱涩反应观察,探讨其自然脱涩特点及其与'罗田甜柿'以及日本原产PCNA和non-PCNA类型间的异同点;同时,通过对以'鄂柿1号'等为母本与PCNA和non-PCNA类型间杂交F1个体甜涩性状分离比率的分析,探讨其自然脱涩性状的遗传规律;此外,分别以F1群体中PCNA和non-PCNA单株构建"PCNA DNA池"和"non-PCNA DNA池",应用分离群体混合分析法(BSA)和AFLP技术,获得与我国特产PCNA新类型自然脱涩性状连锁的DNA分子标记。从而为中国原产PCNA种质的鉴别及其作为PCNA育种亲本的应用价值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中国原产完全甜柿自然脱涩关键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解析
中国甜柿自然脱涩基因DkPK调控因子鉴定及其功能解析
ALDH2基因家族与中国甜柿自然脱涩间的关系研究
甜柿2n花粉的育种学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