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系统研究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形成的气候动力学机制、演变过程及其与晚第四纪高原季风盛衰变化的关系等。河谷风沙地貌有4级21个类型,总面积1929.946km(2),可称“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其风沙地貌形成发展是沙源,近地表流场和发育床面三者耦合的结果。沙丘发育有3种方式并经历了风力作用沙丘形成=水力作用沙丘消减的正逆过程。爬升沙丘是谷坡地形影响产生的阻滞流、分离流和二次流作用形成的。晚更新世以来河谷沙地扩大与缩小的根本制约因素是西风急流与西南季风的盛衰变化。现代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具有同等的作用。本研究填补了区域研究空白,丰富了风沙地貌学理论,初步应用于生产实践。已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刊物2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观测与模拟
雅鲁藏布江米林河谷风沙活动带动态与发育模式
鄱阳湖沿岸风沙地貌发育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晚第四纪青海湖水位变化与风沙地貌发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