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ax regime reform launched in 1994 enhances the taxing manipulation a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meanwhile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local officials incentivizes regional governments to compete for mobile capital. Under such background, do local governments engage in tax competition for FDI? If it is, what is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such competition? How to conduct the cost-and-benefit analysis? Does such competition lead to optimal allocation of FDI across space? If not, how to design a Pareto improvement tax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is project will employ spatial economics, game theory and spatial econometric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agglomeration economy, regional heterogeneity, government strategies on FDI competition among regions, and consequently equilibrium tax rat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DI. In particular,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deepen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due to high-speed train development. We will also evaluate the welfare consequence of FDI tax competition and work to design implementable FDI tax policy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so as to reduce the cost of FDI attractio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FDI and enhance regional harmonized development.
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高了地方政府税收调节能力,而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增强了各地区竞争流动资本的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地区间FDI税收竞争是否真的存在?其性质及内在机理如何?地方政府进行FDI税收竞争的成本收益该如何评估?是否存在更加符合帕累托最优的FDI税收政策设计?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据此,本项目综合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博弈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新近发展的分析工具,在理论层面探究集聚经济、区域异质性、政府间博弈模式对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以及区际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诸如高铁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提高的动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从实证层面考察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的广义税收竞争机制及其社会福利效应。进而设计FDI税收协调机制,以降低其引进成本、提升引进效率,优化FDI空间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旨在为中央政府FDI税收协调机制的“顶层设计”建言献策。
本项目探究集聚经济、区域特征差异、政府间博弈模式对资本空间分布以及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关键内容是围绕新地理经济学视野下的经济集聚、资本(FDI)竞争和空间配置、税收政策与税收竞争,地方政府角色等展开。研究过程也包括对于主要研究工具博弈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创新和应用探索。.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和地区间资本流动和FDI/OFDI的一般性研究,经济集聚效应和地区间的税收竞争一般性的理论分析;地区间规模差异、基础设施差距对区域间FDI竞争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市场开放与国家间资本竞争及其经济效应;经济集聚对企业出口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地方政府间外商直接投资税收竞争进行定量分析;城市宜居性是否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决定因素以及其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研究一个具体国家(韩国)FDI在中国的空间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运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就土地政策(比如“耕地红线”,“亩产论英雄”)对地方政府土地招商博弈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设计FDI税收协调机制,以降低其引进成本、提升引进效率,优化FDI空间配置,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实现社会公平的框架性内容。.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积累了很丰富的关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企业进出口行为、企业创新行为,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税收政策和企业税收负担,土地出让和交易价格等方面的数据资源。部分数据来源于公开、规范成型数据库,部分是我们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的自建数据库资源。并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对于相关数据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本领域内的相关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更为熟悉。. 本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共发表签署本项目编号十多篇论文,其中11篇国际SSCI期刊论文(大部分以此项目号为第一标注或唯一标注),参与人发表2篇;项目负责人发表9篇,包括一篇国际顶级(A类)期刊,另有一篇待发表。另外,项目负责人还有5篇签署项目号的论文在审稿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区域间税收竞争的效应评估及协调机制研究
政策不确定性、市场竞争与资本配置效率
R&D资金配置主体技术选择协同与配置效率提升机制研究:产品空间理论视角
金融发展、异质债务与资本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