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病之一,在中国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借助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确立了糖尿病病理过程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目前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一系列T2DM易感候选基因,包括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鉴定的Kv2.1,但这些基因并不参与已知与胰岛素分泌或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信号通路。基于超过半数的所有蛋白、几乎所有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存在糖基化修饰以及最新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早期预测的可行性(NEJM Mar 4, 2010),我们推测糖基化修饰在T2DM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从糖基组学水平入手,研究T2DM发病前后以及发病前1年与3年跟踪期持续健康成人血浆中所有糖基的变化,分析糖基在T2DM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寻找T2DM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从组学水平探讨蛋白质翻后修饰与特定疾病的关联性,为阐明糖基在T2DM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实现T2DM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合作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初步建立了一个包含一般人群信息和体检信息的健康队列(奇数年2000人,偶数年4000),并连续3年收集血液(血浆和血细胞)样本8000份左右,目前已经完成血浆糖基与空腹血糖关联的横断面研究,T2DM发病前后糖基组变化和T2DM发病前与持续健康个体血浆糖基组差异的研究,糖基组在不同人中之间的差异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研究内容已经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新发病例相对较少,筛选的分子标志物从检验效能上来说相对较小;申请人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2014-2017)的支持,在未来(2014-2017年),我们将继续进行队列的随访和糖基组学的研究,从而建立和检验T2DM发病的预警模型,并解析T2DM发病、糖基组变化与基因组变异的关系。近3年(2011-201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9篇SCI论文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次,其中2次做大会报告;以编委身份参与3部教材或专著的撰写(沈洪兵主编的《流行病学》大参考书,王嵬主编《临床流行病学》英文教材,郭秀花主编《医学统计学》英文教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血浆糖基组在2型糖尿病早期预测中的意义及糖基组学关联研究
中国人群血浆脂质谱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我国五个民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IgG N-糖基组的关联研究
基于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糖代谢相关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遗传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