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复方肠泰颗粒”抗溃疡性结肠炎体内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416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张军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文文,张鹏,常英,沈康宁,石忱长,陈思敏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复方肠泰颗粒免疫调节血清药物化学
结项摘要

Until now, there is no specific treatment for Ulcerative Colitis (UC). Our privious study found that the Changtai granule posessing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has significantly effect for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few side effects. Our early results of proteomics study indicated that Changtai exerted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through multi-target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in this item we will first establish experimental animal serum fingerprint of Changtai granule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 Guiden by herbal medicine serum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theory, we will continue analysis the component in the serum and prepare them from the original medicine using preparative 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We will next screen the active ingredient from the serum component using cell model and the whole animal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 We aim to identify the ingredient exerting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in Changtai granule, an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with the multi-target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Changtai granule.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属于胃肠道疑难病,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本项目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复方肠泰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初步阐明了复方肠泰颗粒多靶点发挥抗炎、免疫调节药效的作用机制。本项目拟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技术建立复方肠泰颗粒指纹图谱和实验动物血清指纹图谱,分析血清移行成分并确定其来源;采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原药材、实验动物体液中富集血清移行成分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成分,进行成分鉴定;利用溃疡性结肠炎细胞模型和整体动物模型筛选复方肠泰颗粒血清移行成分中活性化合物,明确其多组分发挥抗炎、免疫调节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并结合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探讨复方肠泰颗粒血清活性成分与其多靶点抗炎、免疫调节药效作用的相关性。

项目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本课题主要研究UC模型。本课题利用动物模型集中阐明复方肠态颗粒抗炎调节的作用机理,并了验证复方肠泰具有明显保护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并通过蛋白质组学、血清药物化学等方面研究分析其活性成分,探讨其物质基础。为解决临床UC等疾病治疗提供药物及理论依据;通过建立的新型C8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了复方肠态颗粒及其关键成分没食子酸的药动学,从而更准确了解本品的体内代谢过程。以期能优化给药方案,使传统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实验结果如下:.1、模型组体质量、DAI和结肠长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肠泰组与空白组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结肠病理表现为明显缩短,充血,水肿,高剂量肠泰组可观察到轻微水肿,少量稀便而无充血等并不严重的炎症表现。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明显浸润,而高剂量肠泰组没有观察到炎症;.2、模型组超微结构中紧密连接段开放,高剂量复方肠泰组紧密连接段结构清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复方肠泰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RNA表达与高剂量复方肠泰组相比有下降,但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模型组结肠组织中TNF-α、IL-6和IFN-γ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复方肠泰组与空白组无差异;.3、我们研究了不同组别的蛋白组学分析差异蛋白及作用通路,发现了有显著差异表达的71个蛋白和5条疾病相关的通路。.4、完成了中药复方肠泰浸膏HPLC指纹图谱研究,采用新型C8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提取富集复方肠泰浸膏中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建立了C8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复方肠泰浸膏中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分析方法,通过已建立的新型C8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初步探究复方肠泰浸膏中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和复方肠态颗粒的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1.04.004
发表时间:2021

张军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体内动态靶向效应的复方活络效灵丹抗炎物质基础研究

批准号:8137392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戴荣华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体内活性成分”的金莲花抗炎和抗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批准号:8107301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如峰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溃疡性结肠炎肠上皮-DC样细胞转分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批准号:8140058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歆琼
学科分类:H03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自噬小体-肿瘤免疫原性理论探讨复方肠泰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批准号:8150357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灵常
学科分类:H31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