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x-射线衍射、电镜、PPMS、热分析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以Li3V2(PO4)3为母相在Li、V和P位进行掺杂时磷酸盐体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组分、结构与电学和电化学性能的关系。利用Rietveld 精修数据从几何晶体学的角度来研究锂离子通道随不同掺杂元素、组份及制备条件的演化规律,深入了解如何从离子半径匹配的角度选择掺杂离子来优化Li+的嵌入和脱出通道;利用PPMS测试结果和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费米能级位置及电荷占据情况,从电子结构(能带结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研究本征电子导电性、离子导电性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微观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变化对电池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为开拓更新的途径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磷酸盐体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技术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Engineering Leaf-Like UiO-66-SO_3H Membranes for Selective Transport of Cations
冷冻干燥法制备高性能Li3V2(PO4)3/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新型Li9V3(P2O7)3(PO4)2体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性能
纳米片状自组装结构Li3V2(PO4)3/C正极材料的超临界流体合成、机理及构效关系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