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幼鱼的行为特征及适合度评估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67054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李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堂林,苑晶,任艳,袁泉,喻记新,金诗语
关键词:
增殖放流行为特征存活适合度渔业资源管理生态风险
结项摘要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reshwater area which stores genetic material of 'four major Chinese carps'. Due to water pollution, habitat destruction and overfishing, the resources of 'four major Chinese carps' in the Yangtze River are on the decline. It has raised a great concern from Chinese fishery scientists that the hatchery-reared 'four major Chinese carps' released to the Yangtze River may cause the genetic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n wild stocks. The research contents in the present project are as follows: 1) The feeding and social behaviour of hatchery-reared and wild juvenile grass carp; 2)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food and predation risks in hatchery-reared and wild juvenile grass carp; 3) Swimming performance and antipredator ability of hatchery-reared and wild juvenile grass carp; 4)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hatchery-reared and wild juvenile grass carp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he object of this project is to reveal differences in behaviour and environmental adaptivity between hatchery-reared and wild grass carp. The results of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caused by hatchery-reared grass carp.

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鳙)重要的种质资源库。由于水域污染、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长江“四大家鱼”资源处于持续衰退的状况。为了增殖长江渔业资源,近年来沿江省市渔政管理部门在长江流域开展了以鲢、鳙为主的“四大家鱼”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放养人工养殖的“四大家鱼”对其野生种群可能产生的生态和遗传影响引起了我国水产科技界的高度关注和忧虑。本项目拟以草鱼幼鱼为对象,比较研究草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摄食和反捕食行为,探讨两个群体对食物丰度和捕食风险的行为响应,测定两个群体游泳速度和反捕食能力,评估两个群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及存活特征,以期揭示草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行为差异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将为预测草鱼养殖群体放流的潜在生态风险以及探讨风险防范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草鱼放流群体的成活率、优化长江草鱼放流增殖计划、合理利用和保护草鱼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鳙)重要的种质资源库。由于水域污染、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长江“四大家鱼”资源处于持续衰退的状况。为了增殖长江渔业资源,近年来沿江省市渔政管理部门在长江流域开展了以鲢、鳙为主的“四大家鱼”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放养人工养殖的“四大家鱼”对其野生种群可能产生的生态和遗传影响引起了我国水产科技界的高度关注和忧虑。本项目以草鱼幼鱼为对象,运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了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了两个群体幼鱼反捕食行为、游泳性能和反捕食能力,研究了两个群体幼鱼在类似自然环境中存活和生长特征,以期揭示两个群体幼鱼的行为差异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1)养殖群体的遗传参数值均小于野生群体,而偏离 Hardy-Weinberg 平衡的位点数也更多(6:1),推测可能是养殖草鱼近亲杂交导致遗传结构发生改变。2)两个群体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捕食行为。捕食者出现后的 5 分钟内,草鱼野生群体保持了比养殖群体显著高的危险侦察水平,距离捕食者的距离更近,在危险生境停留的时间更长,群聚反应更高,危险侦察次数更多。这些结果揭示了草鱼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反捕食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野生群体比养殖群体具有较强的反捕食行为响应。3)草鱼野生群体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显著高于养殖群体;两个群体之间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野生群体具有较大的躯干高度和尾柄长度,这种形态特征的差异可能也是导致两者临界游泳速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4)在短期捕食试验中,草鱼养殖群体幼鱼的捕食死亡率显著高于野生群体,这表明养殖群体拥有较低的反捕食能力;在没有捕食胁迫和食物胁迫的长期试验中,草鱼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幼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人工繁育养殖的草鱼幼鱼放流于自然水体后会经历一个较低的适合度。本研究结果有益于评估草鱼养殖群体放流的潜在风险,可为制定合理的放流计划及风险防范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李为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302034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0251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9978002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77220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7234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0199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9578002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7235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山野生短尾猴群体关系维持的行为机制研究

批准号:3117210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进华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野生秋子梨群体遗传学特征及重要性状的评价

批准号:3100030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乌云塔娜
学科分类:C16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对海南岛东部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批准号:40676075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爱民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不确定环境下基于数据挖掘的群体偏好行为评估

批准号:7160103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光旭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