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秋子梨群体遗传学特征及重要性状的评价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0030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乌云塔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铁柱,黄丽群,任嘉,包梅荣,马腾
关键词:
野生秋子梨多样性群体遗传学果品性状
结项摘要

野生秋子梨是我国珍贵的野生果树资源,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直接导致野生秋子梨资源的严重破坏。将能识别野生/栽培梨的叶绿体DNA特异标记和能够识别个体的SSR标记研究结果与叶片、花、果实的形态指标相结合,确定真正的野生秋子梨,确定我国野生秋子梨资源的规模大小及纯野生区和杂种区,在此基础上检测野生秋子梨遗传多样性,揭示群体间的分化机制、系统进化地位、基因流模式、遗传结构等,为梨起源、进化、演变以及野生秋子梨保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另外,野生秋子梨资源包含着丰富的抗寒、浓香、高酸、高糖的遗传资源,通过GC-O嗅探技术、SPME/GC/MS法鉴定野生秋子梨香气成分和含量,HPLC法测定野生秋子梨糖及有机酸的组成和含量,评价我国野生秋子梨重要经济性状,为野生秋子梨优良基因的挖掘及加工品种选育等多项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野生秋子梨是我国珍贵的野生果树资源,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直接导致野生秋子梨资源的严重破坏。课题组在全面寻找中国野生秋子梨的成片的遗传资源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其群体遗传学及重要性状特征,并取得了具有科学价值研究成果,为中国野生梨的保育和梨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科学信息。.群体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区野生秋子梨其分布状态,在内蒙古地区主要为集中分布,而黑龙江和吉林以散生分布为主;经济开发和自然灾害是影响中国野生秋子梨资源受到严重的损坏的主要原因,内蒙古主要是干旱、冻害导致野生秋子梨的群体数量迅速下降,2009年秋冬季连续3个月的旱灾导致群体数量减少30%以上,而黑龙江和吉林主要受城镇化及经济开发影响,大量被采伐,目前仅一处幸存成片的野生林,导致许多遗传资源流失。利用识别野生/栽培梨、东方梨/西方梨的特异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内蒙古野生梨100%为野生型,而黑龙江和吉林野生梨96%和93%为野生型,中国野生秋子梨的遗传多样性比栽培梨低,野生秋子梨中内蒙古野生梨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而黑龙江和吉林的野生秋子梨的遗传性最高。利用nSSRs和cpSSRs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群体间的分化较大,而且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的群体各自拥有特有的nSSRs和cpSSRs标记;不同群体之间均存在基因飘逸现象,说明受到了严重的人为或自然灾害的干扰;群体发育进化地位研究表明,黑龙江是野生秋子梨遗传多样性中心,拥有最多野生秋子梨基因型,内蒙古的野生秋子梨遗传背景最纯。重要性状和分子水平上的变异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野生秋子梨不仅在分子水平上发生分化,而在叶片、花、果实的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内蒙古野生秋子梨特征为花型小、花色白、花柄和果柄短、果形多为南果梨型,而黑龙江的野生秋子梨花型大、花蕾和花瓣粉红色、花柄和果柄较长、果形多为苹果梨型。果实成分研究发现,野生秋子梨总酚含量、酸度、糖度、维生素C等成分的含量远远高于栽培梨,如总酚含量高出10倍,酸度达2.5%,糖度达22%,维生素C比栽培梨高出5.8倍。. 野生秋子梨是我国重要的果树资源,课题研究发现了野生秋子梨群体的急剧减少及野生植物遗传资源和优良基因型的严重流失原因及程度;原始种一旦消失了无法挽救,因此经济发展需要采取更加合理而科学方式。同时,课题研究为野生秋子梨保育研究、优良基因的挖掘及加工品种选育等多项利用提供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275
发表时间:2022
4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5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DOI:10.17520/biods.2020034
发表时间:2021

乌云塔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普通野生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

批准号:3126031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成斌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野生双孢蘑菇种质资源调查、鉴定与重要性状评价

批准号:3067145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泽生
学科分类:C1510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海湾扇贝群体遗传结构与变异及重要性状的遗传学基础

批准号:39470106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薛钦昭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新发现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起源及性状评价研究

批准号:3067143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雷家军
学科分类:C15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