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CMS)不仅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研究及其育种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是研究陆地棉细胞质与细胞核相互作用的良好材料。本研究采用我国培育的胞质雄性不育系104-7A,保持系中棉所12号以及F1(1047A×02-613-2R)为试验材料,在克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片段以及恢复相关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对同核异质系(不育系与保持系)和同质异核系(不育系与F1)叶绿体和线粒体差异显示蛋白质组分析,初步阐明(1)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所在的细胞器基因组(2)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以及它们对细胞器(叶绿体或者线粒体)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影响(3)恢复基因的表达产物及其对细胞器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影响。为深入了解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的分子机理以及旨在提高恢复效应的基因工程和育种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玉米C组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
哈克尼西棉胞质陆地棉雄性不育系胞质遗传效应研究
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茄子Saet源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