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活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6000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陈一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温红侠,朱莲娜,邹小英,孔晋亮,闫萍,蔡双启,张东伟,杜仲业
关键词:
黄芩素毒性因子细菌生物膜黄芩苷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项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引起慢性肺部感染、医学材料相关感染等疾病的常见病原体,该感染具有高致死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这与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S.a的BF形成与胞间粘附素(PIA)和密度感应系统(QS)有关。因此,本研究在我课题组前期已筛选出的临床常见的可形成BF的S.a菌株的基础上,选用黄芩活性成分(黄芩苷、黄芩素)干预S.a的BF,采用生物膜半定量、藻酸盐含量检测、扫描电镜(SEM)、活菌计数等方法,观察药物对S.a生物膜的抑制和破坏作用,及其与其它抗生素的协同杀菌作用;采用琼脂凝胶扩散法、多重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相关毒性因子和PIA的表达;通过PCR法检测PIA相关基因ica和QS相关基因agr、sarA,从而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探讨黄芩活性成分(黄芩苷、黄芩素)对S.a生物膜干预作用的机制。

项目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引起慢性肺部感染、医学材料相关感染等疾病的常见病原体,该感染具有高致死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这与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有密切关系。S.a的BF形成与胞间粘附素(PIA)和密度感应系统(QS)有关。本项目在前期已筛选出临床常见的可形成BF的S.a菌株的基础上,通过活菌计数定量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定性法,发现黄芩活性成分(黄芩苷、黄芩素)可以有效抑制体外S.a生物膜的形成,并可以破坏已形成的BF,同时分别与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有协同杀菌作用;通过WB、PCR等方法发现,其还可以抑制毒力因子肠毒素A、α-溶血素、凝固酶的产生并促进耐热核酸酶产生;可以抑制PIA相关基因ica和QS相关基因agr、sarA、RNAIII的表达。因此,本实验说明黄芩苷、黄芩素可以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QS系统,干预生物膜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菌生物膜形成受限,并使QS系统相关毒力因子的产生明显减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5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DOI:10.7524/AJE.1673-5897.20150518001
发表时间:2015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芩活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干预作用及药动学/药效学的体内研究

批准号:8157000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一强
学科分类:H01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金银花活性成分对烟曲霉菌生物膜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外研究

批准号:8126000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一强
学科分类:H010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脱管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干预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8116044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晓刚
学科分类:H31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WalKR调控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206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常文娇
学科分类:H26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