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社平台的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30316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张社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冬梅,陈蓉,刘波,张韬,张美珊
关键词:
农业技术供给农业技术需求农民合作社对接机制
结项摘要

During the connecting process betwe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and and supply, farmer cooperation plays the key role of platform with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hich has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 but without enough attention, leading to many problems including (1) how farmer cooperation matches their real demands for technologies when such demands are not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farmers and (2) how farmer cooperation establishes cooperation relations with different technology suppliers in the case of supplier diversification and charge demand. To find proper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bove, investig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farmer cooperation of major crops and relative technology suppliers in Sichu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farmer cooperations'features of technology demands and their behaviors of technology adoption, efforts are made in the research to find out how the dominant factors influe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rmer cooperation and their technology suppliers mainly referring to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gricultural college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leading companies. Investing and financing methods of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like BOT are used in the research, which intends to simulate the farmer cooperations'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for technology supplier selec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e cost sharing proportion and benefit sharing proportion, establish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betwe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and and supply based on farmer cooperation, and give relative suggestions for policy-making.

农民合作社在推进农业技术供需对接中的平台作用和战略意义逐渐被意识到,但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产生以下问题:(1)合作社与个体农户(含社员与非社员)技术需求错位时,合作社如何形成有效的技术需求?(2)技术供给主体多元化与技术获取需要付费时,合作社如何与不同主体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以满足自己的技术需求?为解决以上科学问题,本项目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对主导产业农民合作社以及相关技术供给主体的实地调研,在分析和评价农民合作社技术需求特征及技术采用行为的基础上,甄别影响合作社与技术供给方(主要为政府推广机构、涉农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稳定合作的主导因素,重点是借鉴BOT等大型建设项目投融资思路,模拟不同技术获取成本分担比例、不同技术获益分配比例情景下,合作社对技术供给方选择的决策行为,构建依托合作社促进农业技术供需对接的机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项目摘要

摘要: 农民合作社在推进农业技术供需对接中的平台作用和战略意义逐渐凸显,但面临与个体农户技术需求错位、与技术供给主体技术对接不畅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合作社推广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亟待构建合作社技术供需有效对接的新机制。课题组以四川省为例,先后进行了三次实地调查,回收问卷1138份,其中,农户413份、合作社494份、科技机构231份。省农业厅及调研地区农业部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课题分别基于农户、合作社、科技机构三个层面展开研究,重点研究入社对农户的技术采用影响、合作社对付费技术的采用行为、科技机构与合作社的技对接程度及效果评价、促进技术供需对接的机制创新五大内容。一是入社对农户的技术采纳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加入合作社对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产后技术的采纳影响非常显著,由于产后技术的采纳率目前还很低,这意味着合作社应该强化产后技术采用措施。二是全产业链视角下农民合作社对付费技术的采用行为分析。结果显示合作社技术支付水平有限;采用的付费技术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产后环节的付费技术还有待于开发。合作社领导人的受教育程度、任职时长,合作社产值、开展培训次数以及对付费技术作用的认知等是影响合作社付费技术采用的主要因素。三是科技机构与合作社开展技术对接的程度分析。相对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农业公司等非政府农业科技机构,公益性强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与合作社开展技术合作较容易;利润共享的技术合作方式更能激发科技机构合作的积极性。四是农民合作社与科技机构技术供需对接效果评价。研究表明合作社与科技机构技术对接认知上存在错位现象,合作社自身因素是影响双方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五是农民合作社与科技机构技术供需对接的机制创新。研究从资金筹措、人员配备、利益分配、风险防控四个层面,总结提出依托合作社实现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新机制,以解决技术对接中的资金、人才、利益分配以及风险防控问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张社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银行金融产品、货币需求与信贷供给研究

批准号:7140322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烁珣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绩效与扶持政策研究——基于江西的抽样调查

批准号:7146302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郭锦墉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标准人”需求的特定区位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批准号:5130822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费彦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声引导UUV对水下移动平台的自主追踪与对接方法研究

批准号:5170906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国成
学科分类:E11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