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衰落农村发展模式与演化规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7113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刘劲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梁秋生,郭瑞强,王铮,李邵康,田伟,张明川,刘媛
关键词:
衰落农村农户发展模式人口行为社区
结项摘要

In recent years, Demographic behavior research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study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opulation control, urban integr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household behavior, household livelihood and other fields. Because of lacking the micro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y, there is few cross-scale experience,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of life logic hiding in demographic behavior for geographers. The theory innovation on demographic geography is restricted. In this project, Shrinking Village natural endowment types are divided by the multi-dimensional geographic features and community demographics are described by the full population database - A case study of Nihewan basin. The community and household typical practice modes and the practicing mainstay modes a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field surveys, which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and households. The key impact factors of various community and household development mode are retrieved by comparing these cases. The evolution law of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nd household is summarized by place as a substitute for time; Based on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ndogenous advantage, the regional leading mode of shrinking village is explored. The demographic behavior is studied by micro survey method, and the shrinking village development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scale, which will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demographics geographers, and will enrich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shrinking village.

近年来,人口行为研究备受关注,人口分布、人口调控、城市融入、农村建设、农户行为、农户生计等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由于缺乏社区微型调查,人口地理学家对社区和家庭尺度的人口行为背后的生活逻辑尚缺乏跨尺度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制约了人口地理学的理论创新。项目以泥河湾盆地衰落农村为例,以社区(村)为单位,结合多维地理要素,划分社区禀赋类型,结合全员人口数据库,描述社区人口特征,开展农村社区禀赋类型和人口特征关系研究;通过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掌握社区和农户发展状况,凝练社区和农户典型实践模式、操作主体模式;结合案例,寻找社区和农户发展模式的关键影响因子;以空间换时间,总结农村社区和农户发展演化规律;基于区域功能定位和内生优势,探寻区域发展主导模式。用社区微型调查法研究人口行为,用跨尺度的视角审视衰落农村发展问题,将提高人口地理学家跨尺度的综合研究能力,将丰富和完善衰落农村可持续的人口发展理论。

项目摘要

泥河湾盆地位于农牧交错带,是京津生态屏障区。项目组以村为单位,依据综合禀赋特征,将盆地划分为裸岩洪积区、碱滩分布区、厚层黄土分布区和薄层黄土分布区;通过分层抽样,开展田野调查,有效走访了168个农户、39家企业和34个村委会,凝练了不同行为主体的典型实践模式。研究表明:⑴研究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土地生产效率几无提升空间。⑵农户主要借助考学升学、外出务工、非农就业、落户城镇等手段,改善自身处境,以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发展乏力。⑶行动者网络成为孕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和推动其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已形成以政府为核心的精准扶贫行动者网络(提供公共服务和兜底保障)、以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的行动者网络(扶持种植和养殖大户)和以特色企业为核心的行动者网络(探索农业产业化或生态抚育)。17.6%的受访村拥有3种网络,发展较好;23.5%的村拥有2种网络;52.9%的村拥有1种网络;6.0%的村没有网络。⑷养殖企业通过依附于龙头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营造特色生产关系网络,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林业企业建设周期长、前期投资大,虽有显著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不明显。政府要通过生态补偿或赎买,维护林业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⑸部分村委会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有序开发复垦,获取补偿经费,按照“职住分离”原则,调整庄内用地结构,有序安排居住、复垦和养殖空间,打造了“种植+养殖+加工”的循环农业,将居住和养殖空间相互隔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项目组认为,应鼓励农村人口跨县流出,并逐步将衰落村庄由生活和生产基地转变为生态抚育和农业产业化基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刘劲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07030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081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378001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174025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77800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403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23214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4124000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1147131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57405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049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075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118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107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081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070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0023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7410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50104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9878022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7406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河北泥河湾盆地Q/N划分研究

批准号:4117215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迟振卿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人类行为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批准号:4160202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石霞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1.8-1.0Ma泥河湾盆地植被和气候变化及对古人类演化的影响

批准号:4187743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月丛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同.阳原.蔚县盆地泥河湾组N/Q界线层型的研究

批准号:48770097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王淑芳
学科分类:D0202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