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视角下土地利用冲突过程、绩效与治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0159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邹利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侨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建英,梁发超,双文元,刘春雨,魏博茜,荆亚璟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空间正义土地利用冲突
结项摘要

The problem of land use conflicts and spatial justice lacking is urgent to solve in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imbalance flow of resources and elements as land as the core. Firstly, the paper tries to draw the spatial justice into the research of land use conflicts, and re-interprets its space expression under the special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realistic state in China, and then builds the PCHMT analysis framework. Secondly, the proposition of land use conflict performance will be put forward and be measured 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ntropy-weight TOPSIS by taking Jinjiang City as a case. Thirdly, the conflict indentify framework will be build that take the policy performanc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and take the effectiveness performance, th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and the equity performance as the criteria condition, and use it to indentify the potential conflict zones, discriminate the conflict types and diagnose the conflict degree in different times. Lastly, the CA-Markov method would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conflict scenes that are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coordination of reasonable rights and interests between stakeholders, and the positioning control strategy of land use conflicts would b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benefits balance. The results will enric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and use conflicts, and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practically in taking reasonable land use strategy for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当前以土地为核心的资源要素在城乡间非均衡流动所产生的土地利用冲突及正义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项目首先将空间正义思想引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范畴,并将其置身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现实状态对土地利用冲突空间表达下重新解读,进而在此基础上构建PCHMT分析框架;其次,提出“土地利用冲突绩效”这一命题,并结合问卷调查和熵权TOPSIS测度晋江市七个年份的土地利用冲突绩效;再次,构建以政策绩效与环境绩效为约束条件和以效益绩效、效率绩效、公平绩效为准则条件的冲突识别框架,以识别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冲突源区并诊断其强度;最后,在协调利益相关者合理权益需求的基础上对未来冲突演变情景采用CA-Markov模型进行模拟预测,从而提出基于利益权衡的土地利用冲突定量与定位治理策略。该研究在理论上将丰富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可为政府、企业和公众采取合理的用地策略提供参考。

项目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然而在缺失正义的价值诉求与制度供给条件下,要素和资源仍然源源不断地从乡村涌向城市,造成城乡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隔离与割裂进一步加剧,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冲突及正义缺失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为此,本项目界定了土地利用冲突内涵,识别了土地利用冲突源区并诊断其强度,提出了基于利益权衡的土地利用冲突治理策略。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冲突是指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围绕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所产生的人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与权益冲突的现象;2)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采用“有序增加乡村旅游空间,积极引导乡村旅游产品转型,扩大现有旅游空间容量”的思路,西部地区采用“优化交通网络,适度增加乡村旅游空间”的思路,中部地区宜采用“整合现有乡村旅游空间,加强星级乡村旅游空间建设”的思路进行优化布局;3)武夷山度假区呈较严重胁迫状态,度假区生态、生产与生活适宜性用地的空间集聚特征与面积构成差异显著,无冲突区、轻度冲突区、中度冲突区、强烈冲突区、剧烈冲突区的面积占比依次为17.76%、35.59%、22.37%、23.74%、0.55%;4)依据土地利用的产业属性、社会属性和管理属性将县域土地从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角度划分为17个类型,并提出了“三生用地”的数量结构与组合结构两种分类表达范式;5)基于国际上可持续发展广泛认可的“生态-生产-生活”视角,理论上构建了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强度诊断,实证研究表明整个南安市都面临发生潜在土地利用功能冲突的危险;6)倡导按照冲突区的“分布-地类-表现-程度”制定土地利用转换规则,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未来可持续土地利用情景。本项目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空间正义思想的研究范畴,深化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理论体系,拓展了地理空间“文化转向”研究的思路范式,在实践上既可为政府如何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为企业和公众采取合理的用地策略提供决策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邹利林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会网络视角下城市存量土地利用决策治理的结构与绩效研究

批准号:7180401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舟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正义城市视角下城市国有企业单位制老旧社区空间治理模式优化研究

批准号:4170111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安乾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生态正义视角下的海岛乡村旅游地空间演化过程、机理与重构

批准号:4190121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王建英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干旱区城市绿色空间多尺度综合评价

批准号:4176103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雅轩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