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功能改变在高原肺水肿(HAPE)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HAPE患者线粒体DNA(mtDNA)稳定性显著降低,提示其可能是HAPE发生的线粒体机制中的关键因素。mtDNA易受活性氧(ROS)攻击损伤,且保护和修复机制不完善,稳定性相对较低。我们推测缺氧时线粒体功能障碍,ROS产生增多,损伤mtDNA,ROS生成进一步增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HAPE发生。本研究拟采用大鼠HAPE模型,通过干预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调控mtDNA的稳定性,观察缺氧线粒体功能障碍、ROS生成、mtDNA稳定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HAPE的发生和主要发病环节的影响,明确mtDNA稳定性与HAPE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阐明缺氧线粒体功能障碍-ROS过度生成的恶性循环在HAPE发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影响HAPE发病的关键环节,为临床HAPE救治和防治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是病情危重的急性重症高原病,严重影响急进高原人群的健康和生命。HAPE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线粒体功能改变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其具体作用环节有待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通过采集HAPE患者和高原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分析HAPE患者mtDNA稳定性改变,发现HAPE患者mtDNA非特异性损伤显著增多,而特异性缺失突变(如4799 bp缺失)并不显著增多,提示mtDNA稳定性下降可能是HAPE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考虑到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 TFAM)是调控mtDNA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控制点,我们进一步比较分析了HAPE患者和高原健康对照者TFAM外显子和转录调控区的DNA基因多态性,发现了A281T、C305T、G440C、A3790G等基因多态性位点。其中TFAM 281 AT基因型对于HAPE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mtDNA稳定性较高可能是其重要的遗传基础。另外,我们比较研究了缺氧时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蛋白质表达谱,发现ATPase alpha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VDAC)等差异表达蛋白质是缺氧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膜电位异常的分子基础;通过复制HAPE大鼠模型,探讨了缺氧mtDNA稳定性降低引起HAPE的机制,结果表明高原缺氧时炎症反应增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增多,降低mtDNA稳定性,形成恶性循环,可能在HAPE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提高mtDNA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治HAPE的发生。.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缺氧时线粒体功能障碍,ROS生成增多,导致mtDNA稳定性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可能是HAPE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而TFAM是mtDNA稳定性调节的重要控制点,其281AT基因型可以提高mtDNA稳定性,对HAPE发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HAPE发生的分子和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为HAPE的预测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物,同时也为HAP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线粒体DNA介导的高原肺水肿炎症机制研究
线粒体DN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原肺水肿易感相关性的研究
线粒体单倍型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关联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线粒体Atpif1基因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