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探索出:分离培养捕食线虫性捕型两类捕食线虫性真菌,前者产生菌环、菌网;后者产生菌结;分别以套捕和粘捕方式杀来线虫幼虫。经类真菌主要存在于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土壤中,分离时必须加入活的线虫幼虫,诱导其产生捕食性器官,与其它真菌相鉴别。各种菌株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于20-25℃弱酸性,有氧条件下生长最好。不同菌株孢子的形态,数量及排列方式有养异。以玉米为基质培养,可获得大量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孢子。菌株的孢子可在低温冷冻条件下进行保存。菌株的通过兔子,绵羊消化道后可保持存活。对粪便是线虫幼虫的致死率最高可达百分之98以上,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分离培养及高效捕食菌株筛选
捕食线虫性真菌杀虫机理与杀虫作用的研究
水生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中国捕食线虫真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