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传染力强、致死率高、危害大,且尚无预防和治疗的有效药物。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分离得到病毒株EV71-Tj-100623,并初步证明从板蓝根中提取的两种化合物2-甲基-4(3H)-喹唑酮和大青素B对该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课题用Vero细胞、神经元细胞、心肌细胞和活体乳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和亚显微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检测、病毒学检测及药物干预和生理病理分析,探讨这两种化合物对于EV71感染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于宿主细胞和细胞器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抑制剂和抗体竞争阻断、免疫电镜定位和免疫印记检测等方法,确定与EV71感染有关的细胞受体,并探讨这两种天然化合物抑制该病毒感染的机制。本课题要点有:①解决EV71病毒感染后乳鼠存活时间过短(4-6天)的问题,建立适当的动物感染模型;②确定与EV71感染有关的细胞受体,诠释EV71感染途径,为抗手足口病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本项目(1)确认了抑制EV71病毒对体外培养的Vero细胞造成伤害的最适浓度为大青素15μg/ml+喹唑酮5μg/ml:最佳作用方式为同时加药,起效时间为加药后24小时等技术参数;(2)证实了EV71病毒能够诱导SH-SY5Y神经细胞凋亡,并初步阐明了其作用是通过上调细胞内源性的microRNA let-7b实现的,其机制是将细胞分裂阻断于G0/G1期;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7和Caspase-3均参与了此过程,所以EV71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的稳定性有关;(3)测试了红景天苷等7种化合物对于Vero细胞的毒性和抑制EV71病毒的作用。其中,槐定碱、槐果碱和红景天苷都有抑制EV71病毒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方式是抑制病毒吸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这3种药物的有效浓度均较低,均在未造成明显细胞毒性的范围内,具有潜在的临床使用价值。本项目基本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为大青素和喹唑酮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为抗手足口病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细胞分化抑制因子和小鼠胚胎干细胞无血清培养
小鼠NK1.1+T细胞在腺病毒感染早期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EV71病毒感染致神经系统炎症反应机制与抑制策略研究
中药板蓝根中抗HIV化合物Isatisine A的仿生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