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是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因素,是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数量工具,但目前中小企业信用度量方法的准确度和合理性还远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现实,本研究尝试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结合公司治理前沿理论,对现有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系统的改进。研究将公司治理风险视为信用风险的一部分,并以其为标准对中小企业这一群体进行重新分组,然后根据分组的风险特征,确定信用风险度量的基础模型。在模型的改进中,研究不仅引入了公司治理变量,并且这些变量选择以及非线性模型的改进都是建立在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特征的理论分析上。因此,本研究的成果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范围,还能够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度量准确率更高,也更为符合经济现实,从而为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着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和度量问题,进而无法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作出合理和准确的判断,这也阻碍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本课题以公司治理为切入点,在借鉴以往信用风险度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了科学且具有较强操作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利用枣庄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难的解决机制中市场手段较之政府手段更为有效,信用级别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考量的重要因素。此结论进一步证实了研究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从而缓解融资难问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重点分析了与信用风险密切相关的公司治理信息,并讨论了度量公司治理信息的各种方法,在财务信息变量与公司治理信息变量选定的基础上,依据两种变量与财务危机或财务失败经济上的逻辑关系,构建了两种模型,即剔除极端值的稳健logistic回归模型和随机效应logistic模型,得到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即公司治理信息是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解释因素,公司治理信息可以大幅提高预测的效果,对logistic模型的改进显著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此外,课题组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债权人财富影响的研究,政治关联关系、官员背景及其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影响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公司治理信息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的重要影响作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实务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新的度量模型具有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预测效力,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掌握较为科学的信贷技术,提升中小企业贷款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基于公司行业结构的哈尔滨跨区域联系网络分析
外部审计师与卖方分析师相互影响及治理效应——一个文献综述
来自新兴市场的公司上市对目的地市场的影响———以中国香港市场为例
债券融资、信用风险与公司治理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度量模型研究
公共项目治理绩效度量研究:基于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