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科是软体动物门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科,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养殖和捕捞的主要对象。蚶科资源的挖掘使其分类学研究备受关注。但是,以传统分类区分形态相似的部分蚶科种类明显不足,同物异名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量早期报道的种类以及部分疑似种群的区分和鉴定有待采用新技术手段进行重新认定和描述。本项目以中国海域蚶科为研究对象,筛选适合蚶科的DNA条形码基因片段,并将其应用到蚶科鉴定中,检测DNA条形码基因对蚶科鉴定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蚶科分类研究的重复性工作,使蚶科的鉴定更规范、更可信,而且对进一步确定中国海域蚶科物种的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蚶科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蚶科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使其种类多样性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以传统分类区分形态相似的部分蚶科种类明显不足,在中国记录的53种蚶科种类中就有23种存在同物异名现象。因此,大量早期报道的种类以及部分疑似种群的区分和鉴定有待采用新技术手段进行重新认定和描述。本课题分别从中国黄渤海、南海、东海潮间带及浅海区域进行蚶科标本的采集;共获得500个标本 12属34种,其中有3个种(Anadara oceanic, Anadara chalcanthum , Anadara jousseaumei )为中国新纪录种,未知种4个。选取其中200号标本进行DNA提取,并选择28S和COI基因对DNA模板进行扩增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蚶科来说,更易获得 28S基因,COI基因有明显的种属差别,在部分种内不能成功扩增。但是因为DNA条形码数据的统一性标准性,需在COI基因片段区间内重新设计引物再次扩增。将所得部分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所得的28S序列建立邻接树发现,不能确定的个别个体能较好的归类已知种群种中。以中国海域蚶科为研究对象,筛选适合蚶科的DNA条形码基因片段,并将其应用到蚶科鉴定中,检测DNA条形码基因对蚶科鉴定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蚶科分类研究的重复性工作,使蚶科的鉴定更规范、更可信,而且对进一步确定中国海域蚶科物种的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蚶类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中国皮盘菌科分类、DNA条形码筛选和分子系统学
中国蚌科DNA条形码序列筛选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麦角菌科资源及该科DNA条形码研究
中国蓟马科昆虫DNA条形码和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