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为核心问题,研究在新经济时代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和防范经济危机、应对经济危机的国家经济管治模式。在研究视角上,从信息化条件下的贸易特性、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区域专业化趋势和汇率与关税的杠杆作用出发,分析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在方法学上,以基于自主体模拟(ABS)为主体,辅助以地理分析和多区域经济学计算,特别是引入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发展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方法,研究地缘政治经济学。课题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1)新经济时代的地缘政治经济结构、2)汇率对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及其对经济危机的诱导机制、3)关税对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及其对经济危机的诱导机制, 4)新地缘政治经济学说及其在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应用。最终提出一个新世纪的地缘政治经济学说,构建中国应对和防范经济危机的国家策略框架和国家经济管治模式,且通过本课题发展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和基于自主体模拟等地理计算方法
本项目的目标确定为:结合国际经济危机的防范与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发展地缘政治经济学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提出在世界新经济条件下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一般性学说,发现地缘政治经济结构下防范国家经济危机、保障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治理模式,提出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策略体系的原则。经过4年的研究,项目目标已经全面达到,具体成果内容是:1.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缘政治经济学观点,这个观点的核心是认为世界形成了新的三个世界,新三个世界构成新经济时代地缘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基础。2.借助模型创新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新地缘政治经济学结构下,人民币的稳定性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特别是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 世界石油供应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及其演变,指出金融业主导国家事实上存在着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作用。4.中国参与全球气候经济治理的地缘政治经济学基础、融资问题和碳税问题,提出共同而又区别地实行碳税和推进技术转让的全球气候治理战略。 . 项目发表相关论文19篇和提交中央报告3个,国际会议上报告1个,出版专著1本,即将出版一本。.培养相关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生1人,3名研究生(博士2,硕士1)在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中国-周边国家地缘体及地缘经济关系研究
“低碳博弈”中的政治经济学与国家战略选择
能源消耗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流关联网络视角下近域国家地缘经济共生机理与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