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背景下西部乡土景观价值结构、变化与效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117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赵振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君轶,周毅,吴冰,刘新颜,褚玉杰,张铖,黄燕,王蕾蕾,李娟
关键词:
乡村旅游旅游影响景观格局景观评价景观变化
结项摘要

Landscape change is the hotspot of geography research, but the researchers used to focus on tangible landscape and devoted little attention to intangible landscape construct and restructuring. Based on theories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using participatory mapp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GIS technology, the influenc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western China vernacular landscape value are studied with cases of typical tourism villages in west area. The primary work includes the category system of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valu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value; the change of the value driven by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effects caused by the landscape value change. On the premise of the above research, general pattern on the west landscape value and change is developed. This project is to enrich landscape change research in China, broaden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geography theories. The general conclusion can be a guide for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vernacular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western China. The methodology of qualitative spatial analysi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in more extensive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es, offering a way for understanding human attitude and behavior, and assessing social conflicts and issues in fast changing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s.

景观变化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但长期以来主要关注了物质景观,对非物质的景观构成及其变化缺乏考虑。本研究运用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理论,将参与性制图(Participatory Mapping)、质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选择西部典型乡村旅游社区案例地,探讨旅游开发对西部乡土景观价值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西部乡土景观价值的类型构成,乡土景观价值的一般空间格局特征,旅游开发影响下景观价值的变化及空间表现,景观价值变化的社会效应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西部乡土景观价值构成与变化的一般规律。本研究能够丰富我国景观变化研究的内容,拓展环境感知和行为地理理论。总结的规律可以指导我国西部乡村旅游开发与乡土景观保护。形成的质性空间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更为广泛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当中,为解释景观变化背景下人的态度与行为,评估和应对社会矛盾与问题提供重要途径。

项目摘要

针对当前地理学景观变化研究中对于社会效应关注的不足,本课题将社会调查与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认识旅游开发背景下西部乡土景观价值的结构、变化特征及其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方面:(1)经过多案例地研究,归纳出乡土景观价值共10种类型,分别是农业生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生活保障价值、精神情感价值、地方认同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旅游经济价值、美学观赏价值。景观价值具有地域性、内嵌性和流变性特点,其形成受乡村聚落环境结构、社区居民与景观互动以及社区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因素的共同影响。空间上表现出集中-分散、空间叠加复合、一致和非一致等特征;(2)社区感知景观变化是理解景观价值变化的基础,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感知景观变化方向与居民类型、社区旅游开发所处阶段相关;第二,感知景观变化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特色景观、旅游经济等维度,不同旅游社区具有不同的结构;第三,感知景观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斑状分布,并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土地利用变化(LUCC)中的利用方式变化和利用形态变化对感知景观变化形成有同等重要的作用;(3)景观价值可划分为日常价值簇和旅游价值簇。在旅游开发引起的“景村融合”过程中,社区日常价值簇重要性下降,旅游价值簇重要性上升。价值空间出现了新聚集空间形成、基底-主体价值空间重构和价值空间拓展、异化等现象。旅游开发活动导致的景观环境变化、资源配置变化、产业和经济模式变化以及社会关系变化,是驱动价值空间变化的因素;(4)通过社区冲突倾向、社会敏感度的分析,可以发现,景观价值的空间分布与不同利益群体的开发态度相关联,并影响潜在冲突热点的形成。景观价值的集中程度和多样性是决定社会景观敏感度的主要因素。景观价值变化导致的社区环境感知模式的破坏、居民相对剥夺感产生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空间竞争可以对相关效应进行解释。本研究从环境感知和社会建构视角认识景观构成及其变化特征,丰富了地理学景观研究的内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赵振斌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17112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景观动态中的背景效应与景观要素协同变化研究

批准号:4080106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徐驰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全球变化背景下干热河谷地区乡土树种生殖生长策略研究

批准号:3110052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妍
学科分类:C16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文化生态的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乡土景观及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

批准号:5187808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龙彬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旅游开发的区域效应研究

批准号:49271032
批准年份:1992
负责人:保继刚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