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富集于水体及鱼饲料中,显著促进鱼类卵黄原蛋白(VTG)的合成。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传统认为,大豆异黄酮能激活雌激素受体ERs,使之作用于VTG基因vtgs启动区的雌激素受体作用元件(ERE),从而调控vtgs的转录表达。但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s是大豆异黄酮的又一重要分子靶点。激活的PPARs也能作用于一些vtgs基因的ERE,并可能对vtgs的表达起竞争性抑制作用。本课题拟以斑马鱼的离体肝细胞为材料,利用ERs和PPARs的专一性拮抗剂,检测大豆异黄酮诱导VTG合成对ERs的依赖性,查明PPARs的激活是否对ERs调节的VTG表达起竞争性抑制作用;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大豆异黄酮对ERs和PPARs mRNA表达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深入揭示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理,也为正确评价植物雌激素对鱼类的影响,开发新型鱼饲料奠定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BLOS1在斑马鱼肝脏功能建成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镉诱导草鱼肝与肌肉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分子机理研究
泛素活化酶1在斑马鱼肝脏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皮质醇对虹鳟卵黄蛋白原(vtg)合成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