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纳米材料对我国两种农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126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何世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新红,俞映倞,曾军,徐江兵
关键词:
农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同位素探针纳米材料
结项摘要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of nanomaterials in agriculture result in the release of nanoparticles in soil. The soil nitrifying process is driven by ammonia-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would be possibly affected through the impact of nanoparticles on ammonia-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in soil. In the project, the impact of three typical nanomaterials (carbon nano-tube, Fe2O3 and TiO2) on soil (farmland red and tide soil)ammonia-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will be investigated using laboratory microcosm cultiv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um, nitrite and nitrate -N will be measur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on soil nitrifying process. The response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community and functions to nanoparticles will be obtained using pyrosequencing, DNA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techniques and calorimeter techniques. These results will contribut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nanomaterials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of crop soil, which 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effect on non-point pollution with significantly theoretical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纳米材料在农业上日趋广泛的应用,使得大量的纳米颗粒进入土壤。土壤硝化过程由氨氧化微生物驱动,纳米材料可能会通过影响氨氧化微生物而影响土壤氮素转化。本项目拟针对我国典型农田红壤和潮土,在实验室微域培养条件下,研究3种典型纳米材料(纳米碳管、氧化铁和二氧化钛)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测定土样中铵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分析土壤硝化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纳米材料对土壤硝化过程的影响;以454高通量基因测序、DNA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和微量热技术为主的现代土壤微生物分析手段,比较纳米材料处理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土壤中主导氨氧化微生物的响应。该结果为全面评价纳米材料对农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以及面源污染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生态环境意义。

项目摘要

随着纳米肥料、土壤改良和修复剂、杀虫剂等纳米材料在农田的大量应用,土壤成为纳米材料汇入环境的重要储库,必然会对土壤微生物及其驱动的土壤物质循环产生影响,目前的研究发现不同纳米材料在不同剂量下土壤生物效应有差异,而对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如氮素转化等方面报道较少。本项目研究了应用广泛的典型纳米材料(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铁)对2种农田土壤(潮土和红壤)生物硝化作用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对纳米材料的响应。结果发现:纳米氧化铁能够提高土壤硝化潜势,而纳米银抑制了土壤硝化潜势。纳米氧化银负面影响了潮土中微生物的代谢,与之相反,低浓度纳米氧化铁对土壤微生物代谢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下一定程度上正面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利用实时定量PCR,发现纳米银降低了土壤中细菌数量的影响,氧化铁则无明显的影响,进而对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和古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纳米银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的数量,且存在剂量效应;纳米氧化铁略增加了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数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纳米银添加使土壤中大多数细菌多样性下降,其中氨氧化菌Nitrospira,Planctemycete多样性下降,纳米银对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影响不明显。某些真菌(Agaricales、Ascomycota)多样性下降。。这些效应一方面由于纳米材料自身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很高的活性,能够很好的分散于土壤并于土壤微生物产生作用;此外纳米材料在环境中能释放的金属离子,对土壤微生物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些成果,不仅阐明了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在外界环境改变下的响应,也加深了纳米材料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尤其是氮素转化方面的认知。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4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5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何世颖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完全氨氧化菌在我国典型农田土壤中的丰度及氨氧化活性研究

批准号:4170127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郑茂盛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对农田土壤硝化微生物群落演变的影响

批准号:4087112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孙波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土壤食细菌线虫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种群密度的影响

批准号:3067037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李辉信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施肥与土壤改良对农田土壤中全程氨氧化细菌种群及功能的影响

批准号:4187706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亚男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