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最近几年国际财务和会计学界兴起的一个前沿性研究领域。现有文献初步研究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相对于应计项目操控行为更为普遍,且由于使实际经济活动偏离了最优决策而损害公司长期利益。中国上市公司以国有控股为主体,理论上认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问题可能更为严重,但目前我国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对应计项目操控的研究,对这方面关注较少。本项目将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手段、经济后果及约束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同时采用真实活动和应计项目两种模型以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将在理论上揭示中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特征和机制,拓展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视角;在实践中为投资者和监管者甄别上市公司经济活动和财务报表、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对公司经济活动的直接操控来实现的,是目前财务和会计学界兴起的一个前沿性研究领域。本课题在深入剖析中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动机的基础上,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手段、经济后果和约束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了,并同时对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项目执行期间(2012年1月-2015年12月),项目组共发表论文18篇,其中16篇在CSSCI来源期刊:具体包括:《会计研究》、《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工程学报》、《数理统计与管理》、《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管理评论》、《经济学家》等。目前在《中国财务与会计》、《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分别有一篇论文在外审之中。在该项目下指导学生完成硕士论文9篇。其中项目负责人为第一作者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被引用达到600余次,在同行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项目组获得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广东省金融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项目负责人成为获得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 课题组的理论分析表明,企业的外部治理约束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企业的内部治理约束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本课题的实证研究表明:(1)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缺位,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2)规模大的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企业的国有股权性质将会促使这种效应更为显著;(3)中国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会同时使用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会导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业绩的短期滑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引起公司业绩的长期滑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之后业绩滑坡的主要原因;(4) 高管的离职和和继任以及离职和继任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目的的选择;(5)负债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管理层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实施;(6)投资者保护制度一方面抑制了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另一方面促进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 本项目系列研究的基本结论,即外部治理约束了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内部治理约束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学术研究中企业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权衡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实践领域的操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监管制度变迁与股权融资过程中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基于管理者行为特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约束模型研究
央企“换帅”与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