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出行导向的住区道路系统相关指标量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826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周扬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钱才云,李冬梅,陈瑜,刘伟奇,李素娟,柴琳,张静,刘旭
关键词:
道路系统指标低碳出行住区规划
结项摘要

Low carbon tr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ecessary of building low carbon city. Community, a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ity, is strongly and closely related with urban transportation. The community plan should fully take benefiting residents ’ walking trip, cycling trip and promoting transit into consideration. Community road system defines the city spacial structure, and influences residents’ trip mode. This research chooses Nanjing communities as the object, and then applies both the empirical approach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dents’ trip mode and road system’s key element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plan strategy of community road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road structure, network morphology and street space. Meanwhile, it gets the key points of the sample communities’ improvement. O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 focus on controlling index and calculates the proposed data, such as network connection degree, road network density, road distance, section size and so on.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 technical strategy for community and urban road planning practice, the reference index and basic research data for relat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低碳出行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住区规划需加强其在居民低碳出行方式上的导向性。住区道路系统在支撑住区空间结构的同时,影响城市交通与居民出行的选择,对低碳出行导向的住区道路系统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住区道路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市为例,在对样本住区居民出行特征与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公交覆盖率等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总结出道路系统的各项要素与居民不同出行方式的之间的关联性。深入理解住区道路系统与居民出行互动关系,从道路结构、路网形态、道路空间三方面探讨利于居民低碳出行方式的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以及对样本住区道路系统的改善措施;以此为基础,着重明确相关控制性的指标并给出建议数据,如路网连结度、路网密度、道路间距、断面尺寸等,以期为住区与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实践提供技术策略上的支持,为相关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提供可参鉴的指标和基础研究数据。

项目摘要

住区道路系统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与居民日常出行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其规划建设需加强其在居民低碳出行方式上的导向性。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明确不同出行方式与住区道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度,量化道路系统对低碳出行具有影响的相关指标,提出基于低碳出行导向的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策略与综合指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选取南京市15片同等规模的住区为研究样本,在对居民出行特征、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与住区建成环境属性调研的基础上,将低碳出行比例与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建成环境属性建立相关性分析模型,筛选出显著变量;总结住区形态各项属性与不同出行方式间的分别相关度。结果显示:①土地利用方面,用地混合度和建筑密度两项指标与低碳出行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道路系统方面,道路连通度、路网密度与低碳出行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住区道路系统的道路连通度、路网密度与间距等指标建议值:以低碳出行比例80%作为低碳出行导向住区的衡量标准,得出道路连通度的建议数值在33.7分及以上;路网密度的建议数值在12.1 km/km2以上。以此指标为基础,结合公交站点的覆盖半径、舒适的步行距离、地块适宜的开发尺寸及交通技术要求等具体要求,给出小尺度居住街区的适宜尺寸建议为90m-200m。.结合各项指标,本研究从道路结构、路网形态和街道空间三个维度提出低碳出行导向的住区道路系统设计及优化策略。包括采用公共交通道、常规型道路、社区生活街道和社区慢行专用道的四级多元道路分级体系与建立以格网型结构为骨架的融合性路网;构建高密度-高连通度的住区路网形态,合理控制街区尺寸;基于完整街道理念进行合理的路权分配与尺寸设计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周扬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87118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011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379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90603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811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807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416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059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214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0521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住区碳排放计算算法和低碳评价指标研究

批准号:5117823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念雄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广义密度视角下城市住区形态及其公共空间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批准号:5177812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鲍莉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绿色住区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以湿热地区为例

批准号:5140813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杰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低碳出行行为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及其引导策略研究——以中国东部城市为例

批准号:7137310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查奇芬
学科分类:G0314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