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0%的急性卒中患者可检查出吞咽困难,是卒中后常见的严重合并症;半球卒中是引起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既往研究证实,电针人迎穴治疗卒中慢性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达85%,而且此效应与周围神经的调节作用无关,很可能是通过调整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吞咽中枢而起效。本课题在此基础上选择单侧半球卒中慢性期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方法,运用扩散张量成像(DT-MRI)、图像配准等方法技术,获得电针人迎穴和非穴点即刻以及疗程前后的脑功能代谢变化的实验数据,并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电针前后脑功能成像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对电针人迎穴引起的脑功能特异反应区精确定位,发现和分析脑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探索单侧半球卒中慢性期吞咽障碍患者电针治疗后的脑功能重组规律,验证"电针促进无病损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及脑干神经功能重组"这一假说,初步揭示电针治疗该病的中枢作用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基于吞咽脑区MEP定位图绘制的卒中后吞咽功能重建机制研究
TBS对卒中后吞咽障碍脑网络及白质微环境的调节及机制研究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神经结构-功能网络的连通性及其重组机制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运动功能重组的fMRI纵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