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了小麦条锈病流行学、条锈菌生理小种及其变异动态、分子群体遗传及抗病新种质鉴选和抗病性遗传。通过研究,查明了影响条锈病流行的有利环境因素为多雨,干旱可抑制其发展;陇南菌源是青海农区最重要的菌源来源;研究建立了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预测管理系统;发现小麦条锈菌小种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以条中32号为主的优热小种类群,导致生产品种多丧失了抗性;明确了条锈菌异核作用的产生条件及其对病菌毒性变异的作用;研究成功有条锈菌特异性的PSR331S3探针和直接从病叶中提取DNA的新方法;鉴选出5个重要多抗新种质,查明了部分新抗源的遗传特征和高温抗锈性、慢锈性效应。这些结果为陇南治理提供了新依据和新技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优质高产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金石农1号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不同初始虫口密度赤拟谷盗成虫危害对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云南越夏区小麦条锈菌有性繁殖对流行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影响
杂草在小麦条锈菌关键越夏区病害流行作用研究
甘肃河西小麦条锈病对我国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区的作用研究
西藏高原小麦条锈菌区系分析与分子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