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研制的大麻类物质(cannabinoids, CBs)对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具有抗炎潜能,但明确的作用及机制有待阐明。本项目拟用C57BL小鼠的野生型、CB受体1型或2型基因敲除型、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p38/MK2基因干扰或敲除型,选择并复制2种消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模型,即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和雨蛙肽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用针对不同CB受体、包括作用于新CB受体GPR55的O-1602和大麻二酚等CBs进行干预;检测与比较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变化,如组织病理学变化、促炎细胞因子及化学趋化因子(TNF-α、IL-6、MCP-1、CINC等)的水平、远隔器官的损伤情况等;评估CBs的抗炎效果、特点及参与作用的CB受体,研究抗炎作用与p38MAPK/MK2的关系。以明确CBs的作用及机制,为其在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有力的实验依据。
本项目主要研究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55(GPR55,一种新型的大麻素受体)的大麻类制剂O-1602和cannabidiol(CBD)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治疗作用和机制。以C57BL小鼠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cerulein(50 µg/kg. h)连续6次成功诱导小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期间用 O-1602(10 mg/kg)或CBD(0.5 mg/kg)干预。结果发现:O-1602或CBD预处理显示出抗炎效应,表现为改善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降低血浆胰酶活性、IL-6和TNF-α的水平,降低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和胰腺组织IL-6水平,并一定程度减缓胰腺组织GPR5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同时,我们拓宽研究内容,观测了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液成分和胃内、外分泌的变化,探讨针对经典大麻素受体1和大麻素受体2的激动剂HU210、抑制剂AM251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以及带血管灌流的实验性大鼠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造模后5小时大鼠发生急性胃粘膜损伤,其血清中的胰酶、内毒素、促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增加,胃内、外分泌功能紊乱,胃粘膜攻击因子胃泌素,胃蛋白酶和氢离子的浓度增加,而有保护作用的生长抑素分泌减少。用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灌流离体的正常大鼠胃,出现相似于急性胰腺炎时合并的胃粘膜病变,胃中胃泌素,胃蛋白酶和氢离子的分泌进一步增加,生长抑素的分泌减少。大麻素受体1、2的激动剂HU210可逆转这些变化。研究结果揭示急性胰腺炎相关的急性胃粘膜损害与炎症反应和胃内、外分泌的失衡相关,并揭示几种新型大麻类制剂对胰腺炎的潜在治疗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力学因素诱导炎症介质表达在角膜扩张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胆酸对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炎症性疾病的调控功能与机制研究
荔枝果肉中致炎症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化合物8a靶向TBC1D15-GBP5信号轴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机制及其对炎症性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