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青壮年突发双目失明的常见眼病之一,由mtDNA突变所致。尽管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有三个重要问题有待解决,一是mtDNA原发性突变携带者仅有约1/3发病;二是男性发病率远远超过女性;三是临床上大量疑似LHON的病例病因不明。有哪些关键因素能诱发或阻止本病的发生尚不明。我们近期在线粒体遗传背景影响LHON外显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Am J Hum Genet 83, 760-8)。本研究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临床诊断为LHON或疑似LHON的2063个家系,通过系统的mtDNA基因组分析,确定新的致病突变并阐述功能;另一方面,通过mtDNA遗传背景和全核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关联分析,揭示哪些母系遗传背景和核基因位点可以影响临床发病,进而研究其分子机制及可能的药物干预途径。结果对于LHON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临床应用前景。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LHON)是最典型的线粒体遗传病之一,主要由线粒体DNA (mtDNA) 3个原发突变(m.11778G>A,m.3460G>A和m.14484T>C)引起。患者表现为亚急性无痛性双侧视力下降或丧失, 主要易感人群为青壮年男性。本课题工作开展后,我们继续完成增补确诊mtDNA 3个原发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1762例和未患病突变携带同胞1176例,完成了10个高外显率及6个低外显率大家系收集,是国际上单一病种遗传眼病收集最多的课题组。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下列方面的研究:1)在304例14岁儿童患者的核基因检测中,发现26例23个OPA1致病突变(包括11个新发现突变,12个已知突变)及4例3个OPA3致病突变。因此,临床中应重视对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致病基因OPA1和OPA3的筛查,深入分析DOA和LHON的基因型表型特征,指导临床鉴别诊断,利于进行更明确的基因诊断。2)进行了家系连锁分析:我们首选对X染色体相关区域进行了初步关联分析,尚未找到明确的发病高风险相关位点。3)通过遗传眼病外显子组测序数据,筛选与视神经病变相关基因。经过对视神经病变相关基因ARX、PLP1、TIMM8A和PRPS1的分析,在734例对照人群未找到适合进行关联分析的功能变异。4)我们对1012例疑似LHON先证者的mtDNA致病突变热点区域ND1、ND4、ND6 基因进行了系统测序分析。3个基因中发现的12个新的可能致病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分析以及在正常对照组、LHON三个致病突变阳性患者及基因库中得以验证,目前尚未见国内外相关报道,结果进一步扩展了LHON 致病特变频谱,这些突变热点区的变异如何引发LHON还有待于进一步从功能阐明及其进行发病机制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修饰因子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中医体质学研究
核修饰基因PRICKLE3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的机制研究
线粒体ND1基因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